這家「台灣人創辦」的公司超賺錢!毛利率上看6成,不只靠台灣製造,還有2大經營秘訣

Garmin產品應用場景多元,包括運動、航海、航空以及車用。(圖/Garmin官網)
目錄

說到台灣厲害的公司,大家可能會想到台積電。但其實還有一家你可能用過它的運動手錶或導航,而且「超賺錢」的公司,那就是Garmin!這家公司雖然是美國品牌,但創辦人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而且賣的東西「九成以上」都在台灣製造,可以說是另一個「台灣之光」!Garmin是怎麼辦到的?他們的成功不只是因為產品好,背後還有一些厲害的「經營秘訣」和「台灣製造」的力量。本文就帶你一起看看,Garmin到底有多會賺錢,以及他們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Garmin 賣東西「賺很大」!到底怎麼辦到的?

你可能有Garmin的手錶,或是知道它是做導航起家。這家公司雖然是在美國上市,但創辦人高民環博士是台灣人,而且根據2019年數據,他們家「九成以上」的產品都是在台灣的工廠生產製造的!很多科技產品像Apple Watch會分給不同國家(像越南、中國)做,但Garmin很大一部分就是「台灣製造」的代表!

Garmin厲害的地方不只這樣,他們賣出的東西,「賺的錢比例很高」,這個比例叫做「毛利率」。Garmin的毛利率接近六成,意思是大概每賣100元的產品,成本扣掉後就能賺快60元!這在很多公司裡算是非常非常賺錢的。

他們不是只做一樣東西!市場變了就跟著變

財經專家游庭浩就在臉書發文表示,Garmin並不是像台積電那樣,專門把一個技術(做晶片)研究到底。他們「很會看市場變化,然後跟著轉變」

  • 從導航起家: Garmin一開始是做衛星導航系統的,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可以說是當時「車用導航的王」。
  • 遇到挑戰大轉彎: 後來智慧手機出現了,手機裡就有Google地圖這些免費導航,對Garmin的導航生意是很大的打擊。但他們沒有被打倒,反而腦筋一轉,把導航和定位的技術用在「運動和戶外」的產品上,一步步變成了現在大家熟知的「運動手錶名牌」。他們的Forerunner系列手錶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種「不斷轉型、順著市場走」的能力,是Garmin成功的大秘訣。

「台灣製造」的力量!很多事情自己來做好

Garmin賣東西能賺這麼多錢,跟他們「很多事情自己來」的方式有關。從產品怎麼研發設計、怎麼生產製造、怎麼賣給客人,到後續的售後服務,他們盡量都自己掌握。

這樣「從頭到尾自己做好」的好處是,他們可以確保產品品質夠好,生產過程有效率,也比較能控制成本。而「台灣」就是他們做好生產製造這個環節的關鍵基地。這也是他們能維持高獲利率、讓客人滿意的重要原因。

Garmin的成功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台灣之光」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樣子。不一定非得像台積電那樣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也可以像Garmin這樣,很會跟著市場變化調整自己,很多事情自己做好,而且堅持台灣製造,一樣能在全世界闖出一片天,成為一個非常賺錢又受歡迎的公司!
(相關報導: 路易莎為何能成為本土咖啡王者?3大策略打敗星巴克!創辦人直攻海外成台灣之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