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現在還是個學生,他會善用AI工具來幫助自己打造成功的職涯。
根據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黃仁勳在今年初接受《大型對話》(Huge Conversations)節目主持人艾布拉姆(Cleo Abram)訪問時說:「我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學怎麼用AI」,他舉例像是ChatGPT、Gemini Pro和Grok等這類工具,並補充道:「學會怎麼和AI互動,其實就像學會怎麼問對的問題;給AI下指令也是如此,你不能亂問一通。要讓AI成為你的助手,是需要技巧和藝術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創業者,有人問你「可以介紹一下你的公司嗎?」你可能會一時語塞,因為這問題太籠統;但如果對方問「可以說說經營線上零售的第一步是什麼嗎?」你就能給出具體又有幫助的答案。
CNBC表示,跟AI互動也是如此。AI提示設計師丹尼爾(Kelly Daniel)建議,要問出好問題,就要把AI想像成一個聰明但還不太懂事的小孩:「你在跟一個想幫你、想讓你滿意的聰明小孩對話。但重點是,這小孩並不了解你在做的事,也沒你的經驗,所以你要負責提供資訊並清楚說明。」
丹尼爾建議,給AI的指令要清楚明確、組織清晰,AI才更容易回應。而與其寫一長串說明,不如拆成條列式的步驟,若有範例,也一併提供更好。按照丹尼爾的建議,好的提示可以長這樣:
我要在公司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風格想要像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早期微軟(Microsoft)的樣子。這場演講要包括:
恭喜團隊度過非常棒的第一季
肯定我們在行銷和媒體策略上的進步
介紹新的生產目標,並激勵員工努力達成。
黃仁勳此番話也點出一個現象:目前美國使用AI的年輕人還不多。根據哈佛教育研究所(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和非營利組織希望實驗室(HopeLab)在2024年的報告,只有11%的14到22歲美國人每週會使用生成式AI一到兩次。而領英(LinkedIn)在2025年的《工作變革報告》(Work Change)指出,到2030年,多達七成的工作技能可能會因AI而改變。
黃仁勳強調,學會如何正確使用AI、提出更好的問題,會是一項長久實用的技能,值得學生現在就開始培養,不論你將來想從事什麼行業。他說:「如果我現在是學生,不管是學數學、科學、化學還是生物,不管是哪一門領域或未來想做什麼職業,我都會問自己:『我要怎麼用AI把這份工作做得更好?』」
(相關報導: 蘋果擬合作阿里巴巴AI!力保中國市場 數據共享「不透明協議」掀隱憂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