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都市機構在日本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前身是成立於1955年的日本住宅公團。2004年,該機構轉型為由日本國土交通省管轄的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機構」。桃園市長張善政於15日帶領市府團隊前往交流考察,深入了解日本在社會住宅政策中,如何有效整合高齡者住宅、社區照護及日常管理等實務經驗。
UR機構的業務範疇廣泛,包括協助政府推動都市更新計畫、負責社會住宅的營運管理以及提供租屋支援服務等。UR都市機構福祉推廣部合作建構課課長野村淳在交流中指出,日本正面臨全球最嚴重的高齡化問題。根據日本內閣府2023年的統計,2022年時日本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已高達29%,預計到2070年將進一步攀升至38.7%,屆時平均每2.6位日本人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面對如此快速且嚴重的人口結構轉變,日本政府將住宅政策與高齡者照護體系緊密整合,成為國家重要戰略。UR機構也因此發展出多項具體政策,例如鼓勵與非營利組織合作建立租屋保證制度、提供無障礙住宅改造補助,以及興建專為長者設計、附加服務的「附帶服務型高齡者住宅」,目的都是為了讓高齡者能夠安心居住,並在熟悉的社區中實現「在地老化」。
市府考察團隨後實地參訪了由UR都市機構管理的「千葉幸町團地」。這個位於東京成田機場約30公里處的大型集合住宅社區,擁有5,527戶住宅單元,其中租賃戶佔比甚高。由於社區內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達到32%,明顯高於平均值,UR機構在規劃其都市再生方案時,特別強調強化社區功能與周邊資源的整合。他們積極連結社區內的學校、圖書館、公園,以及周邊的高齡照護設施與醫療機構,目標是打造一個能同時滿足「托幼、托老、醫療」需求的共融式生活圈。具體措施包括增設電梯等無障礙設施以提升長者生活便利性,同時也透過引進托兒所、幼兒園等設施,期望能吸引年輕家庭入住,逐步優化社區的年齡結構,促進世代共融。
此次考察,桃園市府團隊與日方就如何精進社會住宅的規劃與服務,以更好地因應高齡化社會轉型進行了深入交流。 (相關報導: 美國貧困選民的矛盾選擇:相信川普投票力挺,如今卻擔憂富豪閣員大砍社會福利 | 更多文章 )
張善政表示,桃園的社會住宅建設,不應僅僅是為市民解決居住問題,更應具備「生活圈」的概念,整合提供全面的鄰里公共服務,範圍涵蓋高齡者日間照顧、必要的醫療服務支援,以及嬰幼兒托育服務等。他強調,透過政府與民間力量的多元協力,才能為市民提供最適切、最即時的住房與社會福利組合型服務,真正實現全方位照顧市民需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