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逃兵是為中國市場?名導揭演藝圈「閃兵套路」:身分一旦明確怎麼模糊

導演汪怡昕對於藝人逃兵的行為批判「深以為恥」。示意圖。(資料照,蘇仲泓攝)

藝人閃兵爭議持續擴大,繼王大陸捲入風波後,14日事態再度延燒,波及多位男藝人,檢警進一步追查發現,陳大天、陳零九、大根、威廉等人也涉案。對此,經常評論時事的導演汪怡昕斥責,身為台灣影視行業的一員,他對這樣的行爲「深以為恥」,同時他也表示,共同分擔責任、協力屢行義務是一個國家公民的共同約定。

汪怡昕臉書撰文提到,台灣長久以來有3大族群免役率高,分別是醫學背景畢業生、政治人物親族和後代、藝人。談及近日捲入風波的藝人,時代更迭下,對新一代的藝人來說,閃兵已經有更「粗暴直接」的作法,就如新聞中所述,花錢開立不實健康報告,這做法甚至已發展出了一條產業鍊;還有另一種「溫柔而不違法」的作法,就是當學生,在台灣演藝圈,「萬年學生」不再是求學者的自嘲,而成為某些男藝人閃避兵役的潛規則。

汪怡昕指出,根據《兵役法》及內政部公告,役男若就讀國外學校,可合法申請出境與緩徵,年齡限制可一路延到33歲,制度原意是保障就學權益,但對有資源、有團隊操作的明星來說,這成了一場可預期、可安排的閃兵遊戲,語言學校、海外進修、身心原因,各種手段交錯使用,最終藝人可以閃過大家都站過的位置。

汪怡昕表示,台灣產業界默許這類模糊操作背後,除了演藝生涯的考慮外,還有沒有對中國市場的考量?因為一旦當兵,就無法再「模糊身分」了?這個提問值得大家思考。汪怡昕直言,共同分擔責任和協力屢行義務是一個國家公民的共同約定,「昨天我來,今天你來,明天該我」,這樣的義務分擔,支撐了國家的一路前行,不應該因身份、財富、貴賤而有所差別。

汪怡昕提到,與韓國演藝圈藝人正面服役,退伍回歸後人氣不減形成對比,台灣演藝明星的不敢當兵,問題從來不只在兵役本身,而在我們的演藝產業是否已經習慣了不負責任的光鮮包裝,「我只是想說,身為台灣影視行業的一員,我對這樣的行爲,深以為恥,這種事沒什麼好以和為貴的,同島一命也不該是個笑話。」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