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生附中生確定進不了國防醫學院!陸委會、海基會均不干涉,路都被堵死了?

針對附中生因出生於南京無法報考國防醫學院,海峽交流基金會尊重招生單位決定。(楊騰凱攝)

一名師大附中學生因為出生地在「南京」,他報考國防醫學院時,校方引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該生入籍台灣未滿20年為由,刷掉其報考資格。陸委會昨日表示,法律就是法律必須遵守,「抱歉沒辦法考」。海基會今日則表示,尊重招生單位審查結果。

師大附中一名學生申請報考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卻在初審階段遭撤銷資格,校方給出的原因是他出生於南京,入籍台灣未滿20年,不得報考軍事院校。該生在Dcard發文表示,他父母當年在南京工作,他恰好出生在南京,更荒謬的是,他因為出生南京而被限制不得任軍職,卻仍有服兵役的義務。

陸委會昨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根據陸委會說法,由於該學生先在大陸設戶籍,回台申請台灣戶籍時,還有繳交大陸除籍證明,所以必須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1條規定,大陸地區人民必須在台設籍滿20年,否則不能擔任情報人員、志願役軍官士兵、國防機構人員等。

海基會今日舉行新聞背景說明會,被問及「南京」出生的師大附中生報考國防醫學院遭拒的議題。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楊騰凱攝)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楊騰凱攝)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表示,第1,海基會尊重招生單位的審查結果,因為是根據招生簡章相關規定所做出來的結論,我們充分給予尊重。

黎寶文指出,第2,這個議題的本質要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1條的規定,目前就是規定必須在台灣設籍滿20年,在相關法令還沒修法之前,都還是要依照法令來辦理。

黎寶文表示,第3,海基會如果有接到民眾相關徵詢,會先提醒他們,要注意自身意願與法律規定是否符合,如果民眾覺得法令有討論空間,海基會會向陸委會與相關單位進行反應。 (相關報導: 附中生出生南京報考國防醫學院遭拒!退將列9種徹查類型,看到「納粹清洗」的影子 更多文章

另一方面,黎寶文指出,最近前往中國大陸求學有減緩的趨勢,如果有學生來詢問海基會赴陸求學相關事宜,海基會會提醒,對國防相關院校的交流要有所注意,還有大陸部分學校的學歷我方不予承認。整體來說,赴陸求學的趨勢有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