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億呆帳!統包工程龍頭今起暫停交易…抄底股民慘被套牢

中鼎預期將於5月13日收盤後公布重大訊息,屆時內容將決定股價與公司未來命運,無論是部分減損、債權重整成功,或是全面認列呆帳、資本打折,對投資人來說都是一場賭注。(新新聞資料照)

證交所公告,中鼎(9933)自今(5月13日)起全面暫停交易,恐至今日收盤待才會公布重大訊息,並評估恢復,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外界猜測,這波震撼彈可能與中鼎美國子公司CTCIA帳上196億元呆帳提列有關,讓投資人憂心忡忡。

196億應收帳款踩雷?中鼎財報會出現什麼變化?

事件起因於中鼎美國子公司CTCIA與再生能源商GCEH合作案,對方破產導致高達196億元的應收帳款面臨呆帳風險。原本雙方約定工程完工後分期付款,但因變更合約、施工糾紛與資金短缺,GCEH聲請破產重整,中鼎已向美國法院申請擔保權,並參與重整程序,但目前能收回的金額仍高度不確定。若此次重大訊息為提列減損,恐重擊中鼎財報表現與市場信心。

股價連跌後暫停交易,樂觀與悲觀派怎麼看?

自消息曝光後,中鼎股價曾連續四天跌停,市值蒸發107億元,雖然近期曾小幅反彈,但在盤後突發暫停交易重訊後,市場情緒再度緊繃,樂觀派認為,可能是債權協商進展順利、或財報認列損失低於預期;悲觀派則擔心,若大幅提列呆帳或資本大幅縮水,恐引爆新一波股價雪崩。美國時間5月12日的債權人會議結果,也成為關鍵變數。

中鼎內部控管出問題?合約條款漏洞成致命傷?

此次危機暴露中鼎海外專案管理的重大漏洞,傳統工程合約多以「完工百分比法」分期收款,但CTCIA案卻採「實質完工後付款」模式,導致應收款累積過高,風險無法即時控管。業界普遍認為,中鼎未來若要避免類似慘劇,必須徹底改革海外專案審核機制與付款條款設計。 (相關報導: 中鼎股價連2日跌停!近200億工程款收得回來嗎?債權回收竟要拖到這時候 更多文章

重大訊息何時揭曉?中鼎能否穩住局面?

市場預期,中鼎預期將於5月13日收盤後公布重大訊息,屆時內容將決定股價與公司未來命運,無論是部分減損、債權重整成功,或是全面認列呆帳、資本打折,對投資人來說都是一場賭注,這場196億風暴究竟是止血還是雪崩,最快今收盤答案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