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品牌Gogoro於2022年4月登上美國那斯達克市場,當時股價曾高達17美元(約新台幣513元),風光一時。然而隨後股價一路走跌,2023年9月中旬更跌破1美元(約新台幣30元),如今傳出,Gogoro正在規劃從美國市場下市,考慮重新回台掛牌。
Gogoro傳將自美下市「考慮回台上市」
綜合外媒報導,Gogoro跌破1美元後,觸及那斯達克最低股價標準的警戒線,被要求在180天寬限期內改善股價,否則會被更換交易市場。
雖然Gogoro今年4月底成功申請從「全球精選市場」轉板至「那斯達克資本市場」,並已獲審核通過,但據了解,公司正在規劃從美國市場下市,並進一步考慮回台掛牌。
外界分析,美國投資人與機構對電動機車產業仍相對陌生,對Gogoro未來成長潛力難以正面評價,也使其在資本市場難以獲得資金青睞。
去年9月,創辦人暨原董事長兼執行長陸學森請辭後,經營團隊由潤泰集團法務長曾達夢接任董事長,原台灣區總經理姜家煒則升任代理執行長,並立即推動成本控制措施,逐步改善財務結構。
Gogoro下市「每年省2億元」
根據Gogoro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財報,雖然營收年減8.7%,但營業費用也大幅減少960萬美元(約新台幣2.8億元),年減幅達32.1%。本期虧損縮減至1,090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20萬美元(約新台幣5.1億元)下降約42%。
此外,調整後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提升至1,430萬美元(約新台幣4.3億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02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
據內部人士透露,Gogoro掛牌那斯達克每年須負擔約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的行政與法規遵循成本,對財務狀況構成不小壓力。若正式下市,這筆開銷可望省下,有助於企業財務體質進一步強化。
台灣成潛在退場後新戰場
Gogoro內部認為,台灣市場對於機車與電動機車接受度與熟悉度較高,有利於資本市場理解其業務模式與成長潛力。
隨著財務狀況改善,公司預估2026年、2028年能源與車輛兩大業務將達成損益兩平,有望擺脫過去外界對其「虧損無底洞」的批評。
在美中貿易局勢再度升溫之際,選擇回歸本地資本市場,對Gogoro而言或許是一條更穩妥的發展路徑。
公司回應:未影響交易、專注財務改善
針對外界對下市規劃的關注,Gogoro強調,目前轉板已完成,不會影響公司日常營運與股東權益,股票亦維持正常交易狀態。 (相關報導: 「國定假日多5天」隱形受害者是他們!3產業等著裁員,勞資雙輸局面到來 | 更多文章 )
對於是否計畫退市,公司則表示,現階段將以提升客戶滿意度與穩健經營為優先目標,持續改善財務體質,朝實現獲利與財務永續穩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