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債匯市劇烈波動,一度暴跌至7萬5000美元的比特幣,近日已強勢重返10萬美元。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9)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時表示,近期的國際政經情勢突顯「多元儲備」的重要性,台灣目前外匯存底高達5770億美元,92%都是投資美國國債,應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避免今天不存,明天可能後悔!」
葛如鈞會後在臉書表示,台灣作為出口導向、資源依賴型的經濟體,面對近日新台幣匯率波動風險,除傳統貨幣政策與外匯存底管理外,更應該引入更具彈性的資產配置策略。我國目前黃金儲備為423.6公噸、外匯存底高達5770億美元,其中92%都是投資美國國債,若未來發生匯率劇烈波動或區域衝突,能否確保這些儲備資產的安全與流動性?比特幣的潛力應該要被大眾看見。
葛如鈞提到,行政院長陳冲今年3月在「比特幣國家儲備論壇」上指出,比特幣是一種可抗通膨的資產,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將比特幣透過會計方式納入國家儲備,顯示其策略價值;美國新罕布夏州長更剛簽署「比特幣儲備法案」,允許5%公資金投資比特幣,創下首例。另外,台大教授劉憶如強調,相較歐美無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比特幣因發行上限更具抗通膨特性;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也曾說,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質,對於台灣這類地緣敏感區域,提供了逃避單一貨幣體系風險的選項。
葛如鈞指出,比特幣運作至今超過15年,具備總量固定、去中心化與抗審查等特性,被視為「數位黃金」的候選者,具備值儲存資產與對沖風險的潛力;2023年SSRN社會科學研究網研究指出,比特幣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期間,與黃金的相關係數高達0.6,展現其避險屬性。他強調,當匯率風險與區域不確定性升高,是時候引入新工具、建構更有彈性的金融戰略架構。
葛如鈞進一步說,並非主張比特幣是唯一解方,而是建議納入「小比例」作為主權資產配置與風險對沖的工具,強化台灣金融體系的韌性與備援能力。他並引述陳沖所言「比特幣是數位時代的槍」,它可能既是黃金、白銀也是火藥,台灣不該讓武器掌握在他人手中,應該更積極研議納入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多元貨幣戰略儲備,作為資產配置與風險對沖工具的可能性,具體提升金融韌性,也是強化數位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的重要一環。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