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擁有超過十億天主教徒精神領袖地位、身兼主權國家元首的羅馬天主教教宗,其職位無疑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角色之一。然而,這位最高精神領袖實際上並未領取傳統意義上的薪資。相反地,全球最小的獨立國家梵蒂岡,為教宗提供從住宿、飲食到差旅、醫療和維安等一切所需。
事實上,以節儉簡樸生活聞名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其2013年至2025年的任期內,明確拒絕任何形式的個人收入。儘管嚴格來說,教宗可能有權獲得一筆不算豐厚的薪資——估計約為每月2500歐元(約新台幣86000元)——但他效法其名號所源的聖方濟亞西西,展現了對簡樸生活及關懷窮人的承諾。
教宗的開銷誰來買單?
過往的教宗們也從未以領取高薪著稱。梵蒂岡實質上為他們提供了包含所有生活支出的照料。傳統上,教宗的居所為華麗的宗座宮(Apostolic Palace),但方濟各則選擇了梵蒂岡內更為簡樸的聖瑪爾大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作為其住所。
雖然教宗不支薪,但他絕非一貧如洗。據估計,教宗方濟各的淨資產(包含其可動用的教廷資產及梵蒂岡資助的服務)約在1200萬英鎊(約等於新台幣4億7400萬元)左右。他可以使用教廷的車隊、官方住所,並擁有一筆用於慈善捐贈的寬裕額度,例如方濟各曾捐贈20萬歐元(約新台幣690萬元)給羅馬一所監獄的囚犯。然而,這些資源並非供個人揮霍,教宗被期望善盡精神上的管家職責,而非追求金錢收益。
此職位更伴隨著終身責任——即使如2022年逝世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Emeritus Benedict XVI),在退休後仍居住於梵蒂岡內直至離世。
梵蒂岡的「錢從哪裡來」?3大來源曝光
梵蒂岡本身的財政運作,依賴於捐款、投資回報以及旅遊和梵蒂岡博物館的收入等複雜組合。其中最著名的收入來源之一是「彼得獻金」(Peter's Pence)——一項來自全球天主教徒的年度奉獻,每年約可募得2000萬英鎊(約新台幣7億9000萬元元),主要貢獻來自美國、德國和義大利。
儘管梵蒂岡給外界財力雄厚的印象,其財務狀況近年來卻非穩定。2023年,梵蒂岡通報了高達7000萬英鎊(約新台幣27.6億元)的營運赤字,促使教宗方濟各對梵蒂岡雇員養老基金的長期維持能力表達擔憂。
為應對持續的財務問題(疫情期間更形惡化),方濟各在2021年推行了全面的薪資削減措施。原先月薪在4000至5500歐元間的樞機主教,薪資被削減了10%;主教目前的月薪約為3000歐元(約新台幣10萬3500元),而在羅馬的一般神父平均月薪則僅約1200歐元(約新台幣4萬元)。通常立誓守貧的修士與修女,除非在教會內擔任行政職位,否則一般不領取薪資。
方濟各同時也終止了向高階神職人員提供梵蒂岡補貼公寓的傳統,此舉旨在控制支出,並展現其對財務透明與公平的承諾。
資料來源:MailOnline (相關報導: 方濟各辭世後,新任教宗怎麼選出來的?黑白煙暗號一次看懂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