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注意!不只行動電源「這幾樣也不能托運」,2025最新行李規定不怕被丟掉開罰

出國前收拾行李時是一門課題,為整體安全,航空公司會制訂許多規則,旅客須共同遵守。(示意圖/取自photo-ac)

出國前收拾行李常讓人十分頭痛,為顧及旅客安全,航空公司會制訂許多規則,乘客須共同遵守。2025最新行李規定有哪些?究竟什麼東西可以隨身帶上飛機?哪些只能託運?哪些連帶都不能攜帶呢?本文帶您一次解惑,讓您一次搞懂,輕鬆通關。

2025年最新托運行李規定:可以手提、不可以託運

行動電源與鋰電池:自今年3月1日起,為提升飛航安全,搭乘飛機時將全面禁止使用及為行動電源與備用鋰電池充電。包含華航、立榮、星宇、虎航及華信等五家國籍航空公司,皆同步實施此規定,明確指出在整段航程中,乘客不得啟用或為此類設備進行充電,以避免潛在風險。

打火機:一般打火機可隨身攜帶一支,防風打火機不可攜帶。

電子菸與加熱菸裝置:電子菸、IQOS等加熱菸設備也禁止放入託運行李,大多數航空公司允許乘客攜帶電子煙,但必須將其放置於隨身行李中。提醒旅客注意,不同航空公司對電子煙的攜帶規定可能略有差異;此外,部分國家甚至明文禁止電子煙入境,一旦違規恐將觸法。若有攜帶需求,建議事先查明相關規定,以免因不了解法令而受罰。

醫藥品及特殊需求之食品,含嬰兒配方食品:可放入隨身手提行李中,並取出並向安檢人員申報,需攜帶處方藥品搭機旅客需備妥醫生處方相符的身份證明文件。

2025年最新托運行李規定:不可以手提、可以託運

刀具或任何帶刃物品:禁止攜帶上機,只能以託運方式運送。

2025年最新托運行李規定:視情況手提或托運

手提行李內攜帶液體、噴霧劑及凝膠狀物體之限制(LAGs):液體、膠狀物品及液化氣體,須以容器裝妥且每樣不超過100毫升。需特別注意計算容量的方式是以瓶身容量計算,而非剩餘液體體積。需以透明、附有拉鏈之塑膠袋妥善裝載,總容量不得超過一公升,符合此規定可以手提,超過就需託運。

傘:摺疊可選擇託運或手提登機,長傘則必須託運。

自拍棒、相機腳架:管逕超過1公分、收合超過60公分可以當隨身手提行李,若超過則須託運。

2025年最新托運行李規定:不可以手提、不可以託運

壓縮氣體類:包括罐裝瓦斯、潛水氣瓶、噴霧罐(如噴漆、殺蟲劑)、丁烷、丙烷、氫氣、乙炔、液態氧或液化氮等壓力容器。

腐蝕性物質:例如強酸、強鹼、水銀、含水銀的儀器、濕電池等具腐蝕性化學品。

爆裂物:槍械彈藥、爆竹、煙火、信號彈、照明彈等皆屬禁止物品。

易燃物品:如汽油、柴油、煤油及其爐具、打火機燃料、防風打火機、非安全火柴、油漆、稀釋劑、加熱式自助餐盒及其他可燃固體物。

防盜設計公事包:內建鋰電池或爆炸性裝置的防盜公事包、小型手提箱亦列為禁帶品項。

氧化性物品:例如漂白劑(液態或粉狀)、工業雙氧水等具有強烈氧化性的化學品。

有毒物或感染性物質:如砒霜、農藥、殺蟲劑、除草劑,或攜帶病毒、具感染風險的樣本。

其他危險物品:包含石綿、強磁性物質(如磁鐵),以及具攻擊性或刺激性的器具,如催淚瓦斯、防身噴霧器、電擊棒、電擊槍等。

活體動物:除非事先完成訂位並經航空公司同意,所有其他活生動物一律不得以行李方式託運或攜帶登機。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備用電池規定

搭機攜帶電子設備有規範,旅客需特別留意。凡屬個人使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手錶、計算機或相機,皆應確保在非預期啟動時不會造成損害,並應完全關機以保障飛航安全。

針對鋰電池的攜帶數量與容量也有明確限制:

▪️鋰電池容量在100瓦特小時(Wh)以下:每人最多可攜帶15件含鋰電池的電子設備,以及最多20顆備用電池。若超過上述數量,須事先取得航空公司同意。

▪️鋰電池容量介於100Wh至160Wh之間:需經航空公司核准後,每人可在手提行李中攜帶至多兩顆備用電池。

▪️容量超過160Wh者:禁止帶上飛機,無論托運或手提皆不可。

此外,若行李箱本身內建鋰電池,託運前務必先將電池取出,否則僅能隨身攜帶登機。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