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美貿易談判持續進行,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昨(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單日升值4.5%,報29.672元,創下多年來少見的急升紀錄。資深媒體人、《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中指出,此次台幣大漲揭示出台灣的美元資產結構存在潛在風險。
台灣壽險業資產配置曝光:1.7兆美元的風險
呂國禎表示,台灣壽險公司持有大量美元計價資產,其中包括價值1.7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和公司債,這些資產的價值受匯率變動影響巨大。此外,台灣央行持有約5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而一般投資者則透過ETF持有約1000億美元的美元資產。這些龐大的美元資產在新台幣強勢升值的背景下,面臨龐大的匯兌損失壓力。
他進一步指出,新台幣大幅升值對金融市場造成了顯著衝擊。5日的台北股市中,多家金控及壽險公司股價幾近跌停,主要原因在於大量美元資產的價值隨著台幣走強而下跌,進一步引發市場拋售潮。他認為,這樣的劇烈變動反映出台灣資產配置結構中的潛在風險。
為何新台幣升值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此外,呂國禎提到,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關稅政策也對全球資本市場造成了負面影響。他引用股神巴菲特在上周末的波克夏股東大會上的評論指出,美國不應該以關稅作為經濟武器,這樣的策略反而會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並加劇投資人的信心危機,導致資金從美元資產撤出,進一步推升其他貨幣的需求,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洲貨幣。
呂國禎補充,根據《金融時報》的數據,台灣的壽險公司目前持有價值1.7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和公司債,央行則持有5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而股市投資人通過ETF投資了約100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這些龐大的美元資產在新台幣升值的壓力下,面臨潛在的資本重估風險。
展望未來,他建議投資人應審慎考慮匯率風險,並重新評估資產配置策略,以降低潛在的財務損失。 (相關報導: 台幣狂升可以換匯?首席經濟學家曝「關鍵價位」:跌破這數字就該買美元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