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神」傳奇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上周末宣布將卸任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執行長職務,交棒給欽定接班人阿貝爾。外媒《Business Insider》也整理了巴菲特的5大投資核心理念,其中,時間、紀律與複利,是巴菲特成功的3大關鍵。
一、投資企業,而非股票
巴菲特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以長期企業主的角度思考,而非短線炒股者。巴菲特在1996年致波克夏股東信中寫道,「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十年,那就連十分鐘都別想持有」,在用Robinhood進行交易時很難想像這種思維,但買進一家公司股票,就是成為這家企業的股東,實際擁有它的一部分。
他指出,買股票時不是只買了一個股票代號,是買進了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權,投資人應該深入研究一家企業到底如何賺錢。
因此,投資者應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模式,評估其管理團隊、品牌力以及競爭優勢。
二、投資你能理解的東西
巴菲特與合作夥伴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推廣了「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這個概念,鼓勵投資者只在自己理解的領域內進行投資。能力圈小沒有關係,重點是你能真正理解這些企業的運作方式。
巴菲特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避開科技股,因為他自認無法合理評估這個產業的價值。直到2016年他才投資蘋果,而蘋果如今是波克夏最大的持股。如果看到比特幣漲就想買、看到AI很紅就跟著投資,巴菲特則建議「別這麼做」。
三、FOMO(錯失恐懼症)是你的最大敵人
當市場一窩蜂追捧某個投資標的時,很容易想跟風。但從巴菲特的紀錄來看,在他人貪婪時保持恐懼,反而能賺到錢,「當所有人都想搶進時通常不是買進的好時機,你可能正在高價接手」
巴菲特表示,如果事先準備好了、有閒錢在手,就能在市場恐慌時撿便宜。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市場一片恐慌,多家金融機構倒閉。但巴菲特看見了機會,他投資了高盛(Goldman Sachs)50億美元,買入年息10%的優先股,而高盛在2011年買回這些股票之前,共支付了12億美元的股息。
四、現金為王
巴菲特曾經說過,「訣竅在於,沒事可做的時候,就什麼都別做」。
不是所有的錢都需要隨時投入市場,有時候值得等待更好的機會。波克夏在上一季度淨賣出15億美元股票,現金部位增加到創紀錄的3480億美元。由於目前市場估值偏高,巴菲特認為沒有太多值得投入的機會。他選擇囤積現金、等候出手時機,這些資金大多放在現金、現金等價物或短期美債中。
五、制定計畫,並堅持執行到底
巴菲特的致富之路並非一夕致富,事實上,他99%的財富是在50歲之後才累積的。時間、紀律與複利,是他成功的三大關鍵。
以他投資可口可樂(Coca-Cola)為例,他在1988到1989年間買進價值13億美元的股票。不只是買什麼股票重要,建立健康、穩健的理財習慣也很關鍵,例如避免高利率信用卡負債、及早開始定期投資,都是巴菲特的建議,才是致富的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相關報導: 知名科技大廠股票恐成壁紙!「資本額曾達25億」遭終止交易,苦主:才剛買8張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