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讓中國直送商品不香了?知名陸企電商平台Temu急轉彎,未來只賣美國用戶「本土產品」

在歐美各國掀起熱潮的電商平台TEMU。(美聯社)

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的陸企電商平台Temu,因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實施進口關稅,外加取消低價包裹免稅優惠後,正準備放棄過去多年來,以廉價中國進口商品為銷售主軸的經營模式,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該平台計畫大轉彎,將只對美國消費者販售來自當地商家的商品。

《彭博》報導指出,Temu與Shein是美國消費市場近幾年爆紅的電商平台,兩個品牌都隸屬中國企業,本文提及的Temu、正是中國知名購物網拼多多(PDD Holdings Inc.)旗下子公司,透過進口大量中國製造的低價民生商品,成功在美國打響名號並快速崛起,該平台銷售的產品,從服裝、衣襪到廚房紙巾等非常多元。但如今他們賴以維生的營運基礎被川普一手摧毀,迫使平台必須另尋管道,才能繼續維持運作。

報導中引述Temu最新的電郵聲明,該平台目前正在積極招募美國商家,未來面對美國當地消費者,將只會銷售當地生產的商品,一方面利用這個方式躲避進口關稅,同時也盡可能維持商品售價不調漲。事實上,以衣飾為主力的Shein,早在幾年前就嗅到潛在危機,悄悄在美國當地招募合作商家。

但所有改變過程都會經歷陣痛期,面對免稅低價小包裹被取消和進口關稅上漲的雙重危機,Temu已經在第一時間調整平台機制,將所有額外增加的稅金,全數轉嫁給美國當地消費者。根據美媒調查發現,用戶近期在結帳時,都會看到明確標示的附加費用;至於衣飾快時尚巨頭Shein,則直接提高他們在美國市場販售的產品價格,某些特定品項的漲幅甚至超過300%。

2025年4月15日。工人在中國中部安徽省阜陽市的一家電子裝置工廠組裝斷路器。(AP)
2025年4月15日。工人在中國中部安徽省阜陽市的一家電子裝置工廠組裝斷路器。(AP)

什麼是低價免稅包裹(de minimis policy)?

在川普下令終止前,零售價在800美元(約新台幣2.65萬元)或以下的國際包裹,在運往美國國內時,得以免除進口稅與海關檢查的手續。這一點隨著電商購物平台崛起,過去多年來一直是各大平台賴以維生的關鍵,讓廠商在維持獲利之際,還能壓低商品售價。

在疫情後期崛起的兩大電商Temu與Shein,就是大量使用這項豁免機制,直接從中國發貨赴美,大幅壓低售價讓美國消費者撿便宜。單從統計數據來看,2020至2024年期間,低價進口免稅包裹數量翻倍成長,其中多達1.4億個包裹透過該優惠進入美國,大約有6成來自中國,由此可知背後涉及多大利益與市場。

中國快時尚的新秀SHEIN火速崛起,最近在南非開張第一間實體店,低價攻勢讓人潮絡繹不絕,卻導致南非政府加徵進口關稅。(美聯社)
中國快時尚的新秀SHEIN火速崛起,最近在南非開張第一間實體店,低價攻勢讓人潮絡繹不絕,卻導致南非政府加徵進口關稅。(美聯社)

隨著川普上台、對中國實施懲罰關稅的態勢愈發明顯,Temu早在今年二月,就要求合作的中國工廠,提前將相關商品批量運往該平台位於美國的倉庫存放。但庫存仍會隨時間和訂單逐步減少,倘若美中真的無法達成共識和解,進口關稅依然維持在目前的145%,到那個時候,當平台必須從工廠補貨時,相關的成本影響就會出現、而屆時商品售價也必定會隨之上漲。 (相關報導: 美中關稅談判露曙光?中國商務部首次鬆口:正就雙方談判進行評估 更多文章

進口關稅不只傷害中國企業的電商平台,對於美國本土的中大型零售商來說,也是一個極度困擾的問題,因為他們無法和Temu或Shein那樣,輕易改變供應鏈來源。無論沃爾瑪(Walmart)Target商場,都倚賴大量中國供應商提供多種類民生商品,然而利潤本來就非常薄的供應商,自然也不會願意幫忙分擔關稅,讓這些零售商陷入兩難。轉嫁成本就一定會漲價,如果自行吸收成本,公司獲利勢必受影響,讓他們很難與投資人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