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社群平台上詐騙廣告屢見不鮮,每日因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甚至突破上億元,針對這一狀況,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昨(1)日對數位發展部提出質詢,表示對於仿冒名人、假投資等詐騙資訊氾濫的臉書平台迄今未見一筆裁罰紀錄,對於洪孟楷質疑,數發部官員竟回應「尚未接獲內政部提供的相關違法樣態資料」。
臉書詐騙廣告氾濫卻無罰單?數發部稱「沒收到資料」
在最新的立法院質詢中,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對數位發展部提出質疑,要求該部針對散播詐騙廣告的網路平台業者,依照《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開罰,數發部官員卻回應稱,至今尚未收到內政部提供的詐騙廣告違法樣態報告,並且對臉書等平台上的詐騙廣告沒有任何裁罰紀錄。
警方反擊:臉書仍未配合執法
對於數位發展部聲稱尚未接獲平台違規資料一事,刑事局隨即反駁,警方表示,早在4月25日就已彙整Meta未揭露出資者的詐騙廣告,請行政院移交數位部依法裁罰,並就重複刊登的廣告主,透過律師事務所函請平台封鎖相關粉專與帳號。
光是今年第一季,就已根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通報臉書下架超過3.8萬則詐騙廣告,然而始終未見平台主動處理,皆在接獲通報後才被動移除,這些廣告內容又經常重複刊登,使警方相當難應對。
據了解,早在2016年警方便在行政院的跨部會打詐協作會議中提出,應該對社群平台如臉書進行法律規範,對刊登詐騙廣告的業者進行處罰,但直到今天,政府對於這些平台的懲罰仍未見具體成效,詐騙活動依然猖獗,還是有無數民眾深受其害。 (相關報導: 貴婦奈奈「逃亡7年→憔悴返台」只說了1句話!律師怒批:精心設計養套殺 | 更多文章 )

刑事局呼籲平台業者主動落實防詐義務
刑事局再次強調,《防詐條例》已明文規定,網路平台業者必須主動揭露廣告來源並建立防詐機制,若發現廣告涉及詐騙,業者應立刻將其移除,而非僅依賴警方的通報,刑事局呼籲所有網路平台,應積極履行法定責任,為民眾的財務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