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人」不適合買股票!專家揭投資致命錯誤,小心退休金血本無歸

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投資人究竟該如何配置資產,才能穩健應對風險?(資料照/林瑞慶攝)

近幾周來,全球股市劇烈震盪,從川普再掀關稅戰到市場對美國財政與利率政策的擔憂,使得投資人宛如洗三溫暖般,情緒起伏不定。面對這場不確定性高漲的金融風暴,投資人究竟該如何配置資產,才能穩健應對風險?

根據《CNBC》報導,儘管市場波動劇烈,但對於年輕族群與長期投資人,專家們一致建議:「繼續定期買進股票」。原因無他,若你的投資目標是退休或二、三十年後的大筆支出,眼前的下跌只是一時的震盪,股市的歷史走勢顯示,長期來看依然具備穩定成長的潛力。

短期資金千萬別碰股票!先問清楚:錢什麼時候要用?

但如果你是為了短期目標而存錢,如買車、結婚、購屋頭期款等,投資建議就截然不同。晨星(Morningstar)個人理財與退休規劃總監 Christine Benz 表示:「這類短期資金不適合進入股市,否則當你真正需要用錢時,可能正逢市場下跌,導致資產縮水。

Benz 認為,未來 2~3年內會動用的資金,應該放在風險極低的金融工具中,例如:

1.高利率儲蓄帳戶(目前利率逾4%)

2.貨幣市場基金

3.短期國債型共同基金

這些工具雖然報酬有限,但主打「保本、安全、流動性高」,能有效避免短期資金因市場波動而受損。

中期資金怎麼放?專家建議混搭現金與債券

那麼,如果你的資金目標是 3~5年,甚至10年內要使用,但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用途呢?Benz 建議可採用「多元配置法」

1.現金

2.短期債券基金

3.中期債券基金

隨著時間拉長,風險承受度可稍微提高一點。部分專家也認為,若你的風險耐受度夠,可以小比例投入股票市場,但務必保留調整空間,以防萬一市場突然反轉。

重點提醒:投資是根據時間軸的「策略選擇」

最後,理財專家 Daniel Honsberger 強調,當你離資金使用日越近(例如0~3年),就越不該把資金暴露在高風險的波動性市場中。

財務顧問 Marcus Holzberg 也補充:「波動性是長期報酬的門票,但對短期資金來說,它卻是風險的代名詞。當你明確知道這筆錢未來幾年就要動用,那最重要的投資策略,就是『保護本金』。」

投資目標期間 建議資產配置 風險說明 建議產品
短期目標(1~2年內) 100% 現金或等同現金商品 避免本金損失為首要 高利儲蓄帳戶、貨幣市場基金、短期美國國債基金
中期目標(3~5年內) 現金 + 短期 & 中期債券混合 可承擔部分波動但仍需保守 短期債券基金、中期債券ETF、部分貨幣基金
中長期目標(5~10年) 債券為主、少量股票 可適度承擔波動並追求增值 平衡型基金、股債混合ETF
長期目標(10年以上) 股票為主、債券為輔 承擔較高風險以追求長期成長 指數型基金(如S&P500 ETF)、成長型股票基金

投資不是一場豪賭,而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策略遊戲。清楚掌握你的「資金使用時程表」,才是穩健致富的起點。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