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數回升都是假?台灣勞工「3成負債、每月做白工」,勞動節願望卻不是錢

yes123求職網的最新調查顯示,雖然職場與生活幸福指數創下近3年新高,但卻還是有近3成勞工處於負債生活,逾半數自認為身心不健康。(示意圖/取自pexels)

五一勞動節來臨,yes123求職網公布最新的「勞動節願望與職場小確幸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約有半數的勞工自認為身心狀況不佳,7成在休息日無法好好陪伴親友,甚至有3成處於「負債大於資產」的困境,儘管「職場與生活幸福指數」略有上升,但這恐怕是勞工們硬撐出來的結果。

過勞責任制+無酬加班,勞工月平均少領將近5000元加班費

根據yes123於4月進行的網路問卷調查,上班族每日平均實際工時高達9.7小時,遠高於勞工心中理想的7.4小時,其中約16.5%更自認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有51.3%的人處於「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制」的模糊地帶,需完成工作才能離開,但卻沒有加班費的保障。

過勞現象普遍,74.6%的人坦言曾無酬加班,平均每月少領4,876元加班費,若依全台受僱人口推估,約681萬名勞工淪為「白工功德族」,此外,90.8%的人在下班後仍持續以手機處理公務,平均每月額外耗費11.9小時,相當於一整天工時白做。

「幸福」數據下的真實:身心失衡、財壓沉重、性別歧視不斷

調查也發現,82%的受訪者自認睡眠不足、48.4%平日三餐不正常、30.3%沒時間運動、62.2%認為陪伴親人時間不足,高達72.6%自評「事業與家庭失衡」。

財務方面也不是很樂觀,31.2%勞工處於「負債大於資產」狀態,雖然有68.8%表示資產尚可,但淨值中位數僅約35.9萬元,52.2%的人認為需要有千萬資產才會有安全感,另有16.2%需上億才安心,在近年疫情的衝擊下,更有33.3%勞工坦言近期財務吃緊,主要來自房貸、租金與生活費壓力。

儘管如此,「職場與生活幸福指數」仍回升至61.2分,創下近3年新高,yes123發言人楊宗斌分析,勞工或許試圖從家庭與人際連結中尋求心理補償,但這種「假性幸福」終究難以長久支撐。

除了身心理壓力,職場的結構性問題也進一步惡化了勞工處境,有58.3%勞工曾因公受傷,其中近4成未向公司通報,62.3%曾患職業病,其中更有高達6成7尚未痊癒。

而在心理安全層面,67%受訪者曾遭遇職場霸凌,主要來自同事與主管,49.4%勞工曾經歷性騷擾事件,女性受害比例高達68%,霸凌與歧視在職場中還是難以根除,40.2%曾遇性別歧視、48.7%遭學歷歧視。

「身心健康」成勞工最想完成的心願

在五一勞動節的願望中,「身心健康」高居榜首,其次為調薪與準時下班,還有不少人盼望「不會被迫放無薪假」或「順利換新工作」。

對於理想的福利制度,「生日假」、「旅遊補助」、「健康檢查」、「防疫津貼」等都列入勞工的心願清單內。

在「職場小確幸」方面,則包括「突發獎金」、「請假不被刁難」、「上司消失在辦公室」等。 (相關報導: 工讀生疑遭職場霸凌!考上碩士班竟被逼「學業工作2選1」崩潰輕生 保發中心黑歷史全起底 更多文章

別讓勞工硬撐到崩潰!專家警告:恐拖累整體經濟

楊宗斌呼籲,企業與政府應該要正視職場現況,不只是喊加薪,更要改善工時與職場氛圍,正視責任制濫用、性別歧視與勞權保障問題,他也示警,若放任勞工身心耗損、內需消費降溫,最終將會反噬整體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