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傳產倒了8000多家!店面、產業鏈都關門,已上萬人失業「未來10年更慘」

台灣中藥行越來越少。(資料照/洪煜勛攝)

台灣傳統中藥產業正面臨存亡危機!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全台中藥行數量自30年前的約1.5萬家,大幅萎縮至目前僅剩7000多家,若此趨勢持續發展,預估未來10年恐跌破3,000家,產業未來發展蒙上陰影。

台灣中藥行恐「10年內跌破3000家」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指出,過去10年間中藥行數量近乎腰斬,30年前中藥行還有1.5萬家,如今只剩下7000多家,尤其是近年減少得更加劇烈,估計已影響超過萬人就業,產業人力正急速流失。

該會榮譽理事長馬逸才亦警告,中藥商大規模退場,不僅衝擊從業人員,更可能進一步波及中藥材供應鏈,連帶影響中藥廠與中醫診所的穩定運作。

「開放更多人可賣中藥」鬆綁規定救產業

面對中藥行萎縮危機,衛福部今年3月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解釋令,試圖為產業注入活水。

新規定開放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完成中藥核心課程且具一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此舉旨在拓寬中藥從業門檻,緩解人力斷層問題。

中藥商澄清:不涉及調劑

不過,新解釋令也引發藥界反彈。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批評,放寬資格恐形同放任「修幾門課就能賣藥」,不僅降低專業門檻,更可能威脅民眾用藥安全。他強調,中藥販售涉及藥材鑑別與應用,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藥師掌控。 (相關報導: 台灣1產業掀起退場潮!24年老字號宣布關店…大家開始「賣場地」求租金過活 更多文章

對此,馬逸才回應指出,此次鬆綁並不涵蓋調劑業務,僅針對中藥販售資格放寬,希望為中藥商留住基本人力,協助產業在低迷中尋求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