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夏季常見的病媒與害蟲開始活躍。環境部舉行「環境用藥管理與選購」記者會,提醒民眾預防登革熱、控制害蟲和老鼠滋生,首要之務就是維持環境整潔。若需使用環境用藥,也務必確認產品經環境部核准登記、標示清楚,並注意使用方法與保存期限。
記者會中,環境部強調,在處理斑蚊、小黑蚊、蒼蠅、蟑螂及老鼠等常見害蟲時,應優先採用物理性或非化學性的方法,例如清除積水、加裝紗窗或保持居家整潔,必要時才選擇合法、合格的環境用藥。
活動特別邀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教授白秀華,以及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徐爾烈,分別針對害蟲習性與防治技巧進行說明。
蚊蟲活躍時段要注意,防蚊先清積水
白秀華教授指出,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多孳生於戶內外的積水容器。這類斑蚊在白天活動頻繁,尤其早上9點到10點,以及下午4點到5點最為活躍。因此,即使是在室內工作或生活,也應注意防蚊措施。
其中,埃及斑蚊偏好棲息在室內環境,而白線斑蚊則多見於戶外。此外,民間俗稱的「小黑蚊」,實際上是「台灣鋏蠓」的一種。白秀華說,這類蚊蟲的雌蟲會吸人血,被叮後常出現劇烈搔癢感,主要在中午到下午之間出沒。
蒼蠅有趨光性,白天常出現在窗邊
談到蒼蠅,白秀華說,成蟲偏好腥臭或發酵過的有機物,在白天活動頻繁,常聚集在窗戶邊等有光線的地方。夜晚則會停棲在植物枝條、繩索、電線或天花板等位置。
她建議民眾透過清除孳生源、加裝紗窗或使用蚊帳,並穿著長袖衣物防範蚊蟲叮咬;若使用電蚊香,建議在人離開房間時才開啟,並在使用後保持通風;至於殺蟲劑,可針對小黑蚊愛藏身的角落,如樹林邊、牆角、水溝旁等噴灑;蒼蠅則常見於紗窗、天花板和橫梁等處。
蟑螂愛潮濕、陰暗處 環境整潔是關鍵
台大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徐爾烈則表示,蟑螂主要分為兩種:美洲蟑螂偏好廚房、浴室等潮濕空間;德國蟑螂則常藏匿在廚櫃、抽屜與牆縫中。
他建議,防治蟑螂的重點在於減少雜物堆積、保持清潔。如需施用蟑螂餌劑,建議放置在冰箱下方、牆角等陰暗處,效果更佳。
老鼠鑽縫能力驚人 2公分空隙就能鑽進來
至於老鼠,徐爾烈提醒,只要門縫有2公分寬,或約新台幣10元硬幣大小的空隙,老鼠就可能鑽進家中。
他建議,使用毒餌或捕鼠器前,務必先將食物收拾妥當、垃圾分類密封、避免留有廚餘,切斷鼠群食源。投放誘餌後也不要隨意更動位置,以免影響成效。他強調,只要徹底清除環境雜物,就能改善約八成的鼠患問題。
用藥防蟲「4要原則」不可少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署長謝燕儒也提醒,選購環境用藥時,務必遵循「四要原則」:要確認防治對象、要認明環境部核准登記字號、要看清標示內容、要注意有效期限。
他補充,去年全國各地查核環境用藥相關項目達2萬7千多件,整體合格率達97.7%;不合格產品皆已依法裁處並要求限期下架。 (相關報導: 家中蚊子不斷冒出怎麼辦?昆蟲專家用1招有效驅蚊,還沒飛進屋就徹底死亡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