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款超夯水果竟是農藥殘留最嚴重的水果之一。現今,「每天五蔬果」已經成為維持健康的飲食守則之一,鼓勵大家多攝取新鮮的蔬菜水果,為健康加分。然而,有些看起來鮮嫩多汁、充滿誘人色彩的水果,卻可能隱藏著高量農藥殘留?這些水果在日常食用過程中,若沒有正確清洗,長期積累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到底哪種水果最容易受到農藥污染?又該如何正確清洗以減少風險?
根據《台灣食藥署》最新調查,農藥殘留量最高的五種水果依序為草莓、葡萄、蘋果、桃子和梨子。尤其草莓位居榜首,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草莓樣本檢測出含有兩種以上的農藥。
那麼為何草莓特別容易農藥超標?因草莓的表皮薄且多孔,加上成熟期短又容易受損,使得農民在栽培過程中不得不頻繁使用農藥防護。此外,為了延長保存時間、避免病蟲害,特別是進口草莓(如日本、美國),常常額外使用防腐劑和農藥,讓草莓成為農藥殘留的「高風險水果」。
進口草莓更危險?長途運輸下的隱藏風險
在台灣市面上流通的草莓,除了本地苗栗大湖產區之外,還有大量從日本、韓國、美國冷藏進口的草莓。由於長途運輸需求,進口草莓經常施用更多農藥與保鮮劑,國際檢驗也曾發現多起農藥殘留超標案例。
食藥署補充,若如果無法清楚確認草莓來源,建議盡量挑選標有「有機認證」或「產銷履歷」標章的產品,或直接向本地小農購買現摘草莓,才能降低食安風險。
即使是標榜有機的小農草莓,也不能忽視清洗程序,這樣才能有效減少農藥殘留。首先,將草莓泡在大量清水中約2到3分鐘,讓農藥能夠部分溶解。接著,輕輕以流動水沖洗,避免搓破果皮,以免農藥進入果實內部。最後,再用清水沖洗一到兩次,確保表面潔淨。切記,千萬不要使用化學清潔劑清洗草莓,這樣反而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影響食用安全。
此外,食藥署也提醒,選擇台灣本地草莓(例如苗栗、台中、南投地區的小農栽培)能降低農藥超標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食藥署》 (相關報導: 潤餅、春捲到底差異在哪? 不只是南北稱呼不同!清明節應該吃這1種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