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天公不作美,風雨交加,但今(26)日下午在桃園市觀音區草漯沙丘舉行的「2025海洋生態淨灘暨節能減碳愛地球宣導活動」,仍吸引了上千名在地志工與企業夥伴熱情響應。眾人身穿雨衣、無懼風雨,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環境保護的決心。親自到場參與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見狀,深受感動地表示:「看著大家不畏風雨,真的很驚嘆、很感動,即便是淋雨也要和大家一起!」
蘇俊賓強調,海岸淨灘不僅是維護自然環境的具體行動,更是一堂生動深刻的環境教育課。他隨後也親自加入草漯國中師生的行列,一同在沙丘地景中彎腰撿拾垃圾,維護這片被譽為「台版撒哈拉」的珍貴自然地景。他相信,這次的親身體驗,將成為同學們一次難忘的環境教育記憶,讓守護家園的意識深植心中。

長期在觀音草漯沙丘推動在地淨灘已超過六年的「桃園市環境教育文創協會」,是本次活動的重要推手之一。協會理事長簡春梅也特別感謝所有志工夥伴們,在惡劣天氣下依然前來,展現了強大的民間環保行動力,共同守護桃園獨特的沙丘地景與海岸生態。
桃園市環保局說明,橫跨大園與觀音區的草漯沙丘地質公園,全長8.1公里,是全台灣最完整的海岸沙丘地形之一。為了守護這片珍貴資產,市府不僅每年舉辦超過20場的走讀導覽、公民科學家計畫及地質教育體驗,更在去年(113年)成功培訓了49位在地解說員,持續提升大眾對沙丘變遷與地景保育的認識。 (相關報導: 台灣最強飲料不是珍珠奶茶了?「賣場1飲品」外國人一喝愛上:種類多樣口感香濃 | 更多文章 )
此外,市府也積極串聯企業與民間力量。自去年初至今年(114年)3月底,桃園市已舉辦了339場淨灘活動,吸引超過3萬4千人次參與。更有14家企業認養了15段海岸線,執行了370次的例行清潔與42場淨灘行動,累計清除的垃圾量已達16.6公噸,展現公私協力守護環境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