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政策著實讓人費解,但是就在中國前腳說沒有與美方進行談判之後,華府立刻說「剛談的」,翻臉速度如同翻書。到底談沒談,只有市場才能說出最真實的聲音。一些中國讀者給我爆料說,目前中國已經要求海關減少對美部分產品徵收關稅,隨後我看到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說,已經有老闆連夜撥打海關服務熱線尋真相,但是否真的如此?假如中國取消對美關稅的話,有點不符合中國的「政治規矩」。
不過,官方的資訊已經來了。中共政治局25日召開會議,稱「大陸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衝擊影響加大,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紮實做好經濟工作」。同時會議也提出了面對關稅的衝擊,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
關稅大戰,誰能撐到最後?中共已釋放新的「政治信號」
上述提到的幾個關鍵性的資訊多是對川普關稅政策釋放出政治層面上的考量。推動消費市場的回暖是中國在應對關稅時常見的手段,也是目前對於能否加快經濟復甦的關鍵。但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能否增強未來經濟信心,還要看政府層面如何使用合理的貨幣政策,比如大量投放消費券或者增加最低生活保障等。
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導還提到「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帳款問題。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力有序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很顯然是減少土地財政收入作為新形勢下財政振興的關鍵。還有一個關鍵的資訊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可以有力促進大型消費品如傢俱的銷售量從而利用消費政策進一步刺激稅收的增加。而房地產市場作為當前中國多地黨政部門的一大痛點問題,在最近中共紀委全國巡視時接訪的投訴案件中,因為房地產的問題也是穩居投訴量第一位。
由此來看,此次政治局會議釋放的信號意在告訴外界未來中國已經在持久的關稅戰中找到新的「政治方向」,也意在提醒川普中國既然能夠打持久戰是能夠堅持下去的。
論持久戰北京已出新招
今天中共政治局舉行的會議還提到「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對此,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在受訪時表示,受到美國政府突然加徵大幅度關稅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速勢必嚴重放緩,這給本來已經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經營帶來更大利空因素。特別是降低外向型企業職工因為對北美方向訂單停擺而裁員失業員工的不滿,降低爆發討薪、上街等所謂「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概率,當務之急是設法阻止失業大軍形成一股對社會不滿的氣候乃至政治勢力。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八年拍攝感動全網!《日暮歸鄉》遭舉報下架 貓眼怒問:綠營在抹煞歷史? | 更多文章 )
會議也同時指出「加強融資支持。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另外還提到「加大服務業開放試點政策力度,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霸淩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