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中關稅戰進入白熱化,全球前2大經濟體不互相讓時,日本執政聯盟之一的公明黨代表齊藤鐵夫,近日率領高階代表團訪問北京,並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親筆信轉交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齋藤在行前表示,石破茂尚需時間安排親自訪中,因此委託他代為傳達信函。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彭博社》等美媒以「日本轉向中國」視角報導這封信件的轉交與訪問內容,乍看之下,彷彿日本已開始疏遠美國,但真相其實更加細膩。
翁履中在臉書撰文表示,齋藤此行表面上是例行外交安排,但其時間點與背景卻格外敏感。日本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力求豁免川普政府本月初大規模關稅措施的波及,同時面對來自中國的警告,北京明言反對任何可能損害其利益的關稅協議。中國目前仍持續對日本海鮮與牛肉出口實施禁令,作為對福島核處理水排海的反制手段,也構成雙邊爭端的焦點之一。
翁履中指出,石破茂的親筆信遞交、齋藤的出訪,都符合日中雙邊互動長期的慣例操作,在自民黨與中共關係冷淡的背景下,往往由與中共關係較好的公明黨出面溝通,以釋出善意、保持管道暢通。
翁履中表示,日本與中國本身仍存在高度政治不信任,從釣魚台主權爭議、東海安全問題、台灣問題,到中國對日本食品長期禁令,都是持續未解的摩擦點,石破茂固然對美關稅政策不滿,但日本戰略方向不會因一時的經濟壓力而輕易「棄美親中」。
翁履中認為,真正該思考的,是日本如何透過這樣的外交柔性操作,一方面爭取中國在對日貿易上降低衝突,另一方面又不讓美方懷疑其忠誠,「日本正在嘗試的是『趨吉避凶、以和為貴』的安全過渡戰術」,而非站邊換隊的戰略調整。
翁履中續指,川普政府未能顧及盟友壓力,持續強勢對盟友施壓的作風,才導致像日本這樣的盟國也不得不尋求備案,未來日本與中國的互動值得密切關注,但目前看來,日本只是靈活操作,如果說轉向北京,恐怕言之過早。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