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單來得又快又猛!台灣1上市公司「每月爆賺2億元」,股價強拉半根漲停

美中貿易戰下台灣傳產急單湧現,和大董事長沈國榮透露,美國客戶要求和大在庫的汽車組件成品、半成品全數出貨,初估可淨賺2億元。(示意圖/取自pexels)

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但在川普宣布對台關稅暫緩90天後,意外為台灣傳產業帶來一波急單,從車用零組件、手工具、展示架到遊戲機,台廠供應鏈火力全開,不少企業表示「訂單來得太快太猛」,有業者甚至連續3個月每月接單破新台幣2億元,形成被訂單「追著跑」的盛況。

供應鏈重組加速,台廠成關稅戰下的備援角色

在這波訂單暴增之前,早已有跡可循,隨著美中貿易戰進入新一輪關稅攻防,全球供應鏈開始重新布局,過去由中國出貨的產品,為了避開高關稅風險,不少美系品牌選擇將產線外移,其中擁有成熟代工實力的台灣成為主要承接地之一,川普宣布延後關稅的90天空窗期,也讓美方客戶加快備貨節奏,促使這波急單潮快速湧入台廠。

90天空窗期搶備貨,台傳產成轉單最大贏家

而台廠供應鏈因此爆出急單潮,不少企業不僅接到來自美國的新訂單,甚至還承接中國原有產線轉出的訂單,可說是「間接受益」最大贏家。

據《經濟日報》報導,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透露,美國油電車與燃油車客戶近期主動來電,希望和大將原本在庫的成品、半成品於90天內全數出貨,初步估算每月業績可淨增2億元,總計3個月可提升近5成出貨量,他直言:「這波急單來得及時,簡直像久旱逢甘霖。」

除了和大,數位手工具龍頭數泓科也指出,近期急單量是平時月訂單2倍,光是2個月就新增近1億元的訂單,公司已緊急啟動加班模式,全線加速趕工。也有醫療用設備業者表示,原本競爭對手來自中國,但因關稅戰擴大,有客戶要求轉單至台灣,也使其近期訂單增加約1至2成。

急單效應反映股市,台廠股價連動上攻

隨著急單潮發酵,股價市場也出現即時反應,包括和大(1536)、數泓科(6855)、伯鑫(6904)、昶瑞(7642)、裕慶(6957)與金雨(4503)等傳產指標股,24日同步走揚,市場資金明顯朝「轉單受惠股」集中,其中,和大因訂單量大增、營收可望提升5成,成為追價熱點,早盤以每股59.1元開出、上漲3.7元,一度觸及半根漲停,成交量放大明顯。 (相關報導: 握有這1檔ETF賺翻了!未來表現贏過「All in美股」,財經網紅豪語開賭:輸了補差額 更多文章

有法人分析指出,美中貿易戰雖然帶來不確定性,但短期急單潮對具備產能彈性與出口經驗的台廠而言,反而創造出意外利多,加上台灣相關企業具備快速因應與調配生產的能力,成為本輪轉單潮中的關鍵受惠者,也帶動市場預期調升,推升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