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倒數90天,印尼「盟友團」超給力!加國CEPA談妥了、南美非洲排隊簽約中

2025年4月10日,人們在印尼雅加達的Tanah Abang紡織品市場瀏覽涼鞋。(印尼商品示意圖,美聯社)

面對美國大舉祭出關稅政策,印尼政府迅速推動市場多元化策略,並與多國加速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企圖在全球貿易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穩住出口動能。除了與加拿大完成CEPA實質談判,印尼也積極布局歐洲、中東、非洲與南美等非傳統市場,展現「全球突圍」企圖心。

印尼為何積極尋找出口替代市場?

面對美國關稅僅暫緩90天,印尼政府不敢輕忽衝擊,貿易部國際談判總署署長威查克索諾(Djatmiko Bris Witjaksono)表示,早在美方宣布關稅前,印尼就已展開多元市場拓展,包括與加拿大簽署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EPA)結論聲明,為印尼服務、製造、農業、能源、礦產等領域的投資與貿易開啟新通路。

CEPA協議帶來哪些實質利益?

根據協議內容,加拿大將對印尼90.5%的進口商品開放市場,包括棕櫚油、紙製品等重點項目,協議同時涵蓋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永續發展、勞工權益與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有助於提升印尼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雙方期待透過CEPA進一步縮小貿易逆差,並吸引更多加國投資進入印尼。

印尼還有那些新市場計畫?

除了加拿大,印尼近期也完成與阿聯酋的貿易結構重整,成功由逆差轉為順差;並與突尼西亞進行優惠貿易協定(PTA)談判,盼藉此打開北非市場大門。下一步,印尼瞄準南美洲(特別是秘魯)、歐洲聯盟以及俄羅斯、白俄與哈薩克等組成的歐亞經濟聯盟(EAEU),意圖擴大新興市場版圖。

與此同時,印尼也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希望借助澳洲力量突破墨西哥等國的市場壁壘,深化與南美經濟體的合作。 (相關報導: 關稅倒數90天,新加坡出大絕!聯手鄰國成立「全球首個經濟特區」3招護住出口命脈 更多文章

印尼如何平衡對美出口風險?

儘管印尼第一季對美貿易仍有43億美元順差,但面對高額關稅與市場不確定性,政府不願坐以待斃。印尼統計局指出,雖然出口仍維持正成長,但產業對全球市場轉向的需求已成共識。專家認為,透過積極簽署多邊協議與拓展市場,印尼有機會在新一輪貿易重組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