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林佳龍21日指出,因藍白統刪業務費,今年10月國人換發護照業務恐中斷。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大新聞大爆卦》指出,除外交部,台灣銀行也有標案,叫做「晶片護照封面」,所以封面多少份,理論上就代表今年有多少份護照,而台灣銀行是300萬份,所以外交部上半年若180萬、下半年就還有120萬,其實都是設定好的,並不會因為砍預算而減少。
黃揚明表示,疫情前,外交部1年大約採購190萬本晶片護照,正值疫情期間掉到40萬本,解封之後,光是2023年上半年就190萬本。他提到,通常是上半年、下半年各發標1次,所以理論上是因應上半年的量,決定下半年要印多少,例如2023年下半年是195萬,而去(2024)年則是考量申辦護照數量會比前一年少,降至180萬,簡而言之,是滾動性檢討。
黃揚明提到,除外交部,台灣銀行也有標案,叫做「晶片護照封面」,所以封面多少份,理論上就代表今年有多少份護照,而台灣銀行是300萬份,所以外交部上半年若180萬、下半年就還有120萬,其實都是設定好的,並不會因為砍預算而減少,但民眾申辦護照所繳的1300元並不是可以馬上利用,要隔年編預算才會出去,不過理論上這筆錢不會少。
黃揚明說明,這筆錢不會因為砍業務費所以不能發標,那是在「騙外行人」,而且現在各辦事處都還是可以辦護照,只是為了嚇唬民眾。他強調,這些預算的議題,只要民眾覺得會被影響,就打到藍白。
黃揚明強調,疫情後,因為換護照爆量,外交部還跟行政院申請第二預備金10億,所以不夠就應該跟行政院要,跟砍業務費沒有關係,本來換發護照就有固定的預算,不然請林佳龍公布每個月各個辦事處申辦護照的數量。他指出,林佳龍要營造的就是「擠兌潮」,強調之後會無法換發護照「大家趕快搶」,造成需求量上升,之後再說預算不足。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