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霄鎮農會X綠色餐飲指南 倡議無塑進香行動 領航綠色飯擔福食新潮流

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攜手推動「無塑進香」行動,呼籲香燈腳自備環保餐具,實踐信仰與環境並行的精神。(圖/綠色餐飲指南提供)

為響應環境永續,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攜手於2025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前,推動「無塑進香」行動,呼籲香燈腳自備環保餐具,並鼓勵沿途供應飯擔的善心人士採桶裝供應、減少一次性用品,實踐信仰與環境並行的精神。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重要宗教活動,沿路民眾自發提供飯擔展現人情與分享精神。今年「無塑進香」行動特別推出「彩虹玉米仙貝飯糰」作為綠色飯擔代表,由通霄鎮農會協同地坊餐廳張皓福、阿霞飯店吳健豪、糧心聚落陳可為三位主廚合作,選用通霄越光米與彩虹玉米,並以可食用的米仙貝作為餐具,兼具美味與環保。

綠色餐飲指南表示,預估今年進香人數將突破50萬人,若能影響其中20%自備環保餐具,就有10萬人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每人只要減少5件以上,即可減少約50萬件一次性餐具的消耗。根據環保署資料,一組紙碗與塑膠湯匙的碳排放約50克CO₂,整體可減碳約30噸,相當於3.75公頃森林、5個足球場的碳吸附量。

為鼓勵響應,行動期間將辦理三波社群宣傳抽獎活動,送出1200組粉紅超跑紀念竹碗與綠色飯擔組,詳情請見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Facebook粉絲專頁。通霄鎮農會總幹事表示,希望透過活動鼓勵更多香燈腳養成自備餐具的習慣,並與沿路店家攜手改變供餐方式,減塑、減廢、減浪費。 (相關報導: 全球遠距工作排行出爐!哪國人最不想進辦公室?《經濟學人》分析:遠距工作是經濟效益與孤獨感的拉鋸戰 更多文章

本次行動提出「一個目標:一次性餐具減量」、「兩群人:香燈腳與沿路飲食提供者」的核心策略,期望透過社群串聯與具體行動,讓環保理念在宗教活動中落實,開創進香文化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