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6樓以上注意!新規上路「忘做1件事」罰金6萬元起跳,沒改善可連續開罰

6樓以上集合住宅每4年須進行一次公共安全檢查申報,若未依規定辦理,最高可處新台幣30萬元罰鍰,且可連續裁罰。(資料照/洪煜勛攝)

為加強建築物公共安全管理,內政部自今年起擴大住宅公安申報範圍,將過去僅限8樓至15樓的集合住宅,擴及至6樓與7樓建物,並規定每4年須進行一次公共安全檢查申報。若未依規定辦理,最高可處新台幣30萬元罰鍰,且可連續裁罰。

公安申報是什麼?多久檢查一次?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指出,近期多起住宅火災事故造成民眾傷亡及財產損失,突顯住宅公安管理的重要性。為強化住宅安全,內政部早於民國112年(2023年)起,已將樓高8樓以上、未達16樓的集合住宅納入公安申報範圍,並規定每3年需完成一次檢查。

今年起,公安檢查申報制度再度升級,新增6樓與7樓集合住宅為納管對象,申報週期為每4年1次。董建宏強調,未依規定申報者將依法裁罰,最高可罰30萬元,且可連續處分,呼籲各地政府積極加強宣導與督導,協助住戶瞭解並遵循相關規定。

他也提醒民眾,住宅公安不僅關乎法規遵循,更與住戶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包含消防設施、防災避難規劃、電氣安全、配線配置及管道間管理等,皆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項目。妥善維護建物安全,有助於降低災害風險,守護民眾居住環境。

此外,內政部也呼籲家戶主動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這類裝置能在火災初期偵測到煙霧或高溫,並立即發出高分貝警示聲,有助爭取寶貴的避難與滅火時間,提升住宅安全防護力。

公安申報檢查重點

根據內政部說明,目前住宅類公安檢查涵蓋六大項目,由專業技師依據原始竣工圖逐層進行檢查,確認設施設備運作正常,無堵塞或破損狀況,檢查重點包括:直通樓梯、安全梯、避難層出入口、電梯等昇降設備、避雷設備,以及緊急供電系統等。這些設施都是災害發生時確保住戶能安全逃生的關鍵。

此外,內政部也說明,為確保樓梯間逃生動線暢通,早在民國71年(1982年)7月15日修訂《建築技術規則》時,便新增規定:避難樓梯開向平台的門扇,其開啟半徑不得與樓梯寬度的迴轉半徑重疊,以避免影響逃生。但因「法不溯既往」原則,該規範僅適用於修法後申請建造或變更用途的建築物,現行公安檢查將依此規定進行個案認定。 (相關報導: 家中潮濕千萬別直接開除濕機!1NG習慣每月多燒千元電費,台電3招節電又延長壽命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