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利益至上」的態度有時讓人覺得俗氣,但自由市場派在講究效率上也好不了多少。以「賣國籍」來說,大多數人不太能接受「國家認同」變成可以買賣的商品,但現在全球有十幾個國家公開販賣護照,並有超過60個國家提供「投資換居留權」的機會。《經濟學人》20日指出,川普提出的移民「金卡」雖看似荒唐,卻道出一個現實:美國的EB-5投資移民簽證制度「太便宜、太沒效率」。
川普在2月時表示,他將允許有錢人支付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億6262萬元)購買「金卡」,從而獲得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此外,川普還說金卡持有人不需要為「在國外賺的錢」繳稅,這是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人都沒有的待遇。但除了價格外的細節至今都還很模糊,例如那500萬美元是捐款還是投資性質?《經濟學人》指出,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說這筆錢會用來償還美國國債,暗示應該是前者。
目前政府效率部(DOGE)正在開發金卡專屬的系統,不過這項政策何時會上路,誰也說不準。川普目前還沒簽署任何行政命令來啟動這個計畫,律師也猜測,這恐怕得經過國會同意才行。
可還七分之一國債
先不論川普到底有沒有權力自己發行移民「金卡」,這項提案還引發了許多其他的問題。《經濟學人》指出,川普政府宣稱他們能賣出100萬張金卡、籌到5兆美元,這筆錢足以還清大約七分之一的美國國債。盧特尼克說,全世界大概有3700萬人有能力買得起這張卡,但這是真的嗎?
美國現行的EB-5制度需求量嚴重超過供給量,使得申請人往往要等上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才領得到簽證,顯示美國這項制度的定價太低。一些移民律師向《經濟學人》表示,的確有不少人前來打聽「金卡」,並表示願意花大錢來住在美國。
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黃金簽證」EB-5制度要求申請人必須至少在美投資8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600萬元),前提是投資在「目標就業區」(Targeted Employment Area, TEA),也就是失業率高或偏遠地區;假如不投資在這類地區,則需投資10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415萬元)。此外,申請人的投資必須創造至少10個全職的工作機會給美國公民或合法居民。此簽證每年只提供1萬個名額,其中申請者的配偶與未成年子女也會納入計算。
根據《經濟學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EB-5簽證需求量龐大,但由於每個國家的年度配額上限都相同,使得這兩國的申請人得花上更長時間才能排到該簽證:中國人目前得等上10年、印度人則是5年。 (相關報導: 華人移居日本成風潮!2026年華僑將破百萬 日媒:住「這1區」不懂日文都能輕鬆生活 | 更多文章 )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政府其實可以從 EB-5 簽證制度中獲得更好的回報。這項政策原本設計用來吸引外資、創造就業機會,投資形式多為低利貸款,但實際上對國庫貢獻有限,反倒成了房地產開發商與中介業者的撈錢工具。牛津大學移民觀測站(Migration Observatory at Oxford University)的桑普遜(Madeleine Sumption)表示,許多投資人願意接受微薄、甚至遠低於市場水準的報酬率(通常僅約0.5%至1%),只為換取一張美國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