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gastri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台灣的盛行率從2006年的15%一路飆升到2020年的44%。美國人大約7%每天有心灼熱(heartburn)的症狀,20%每個月,60%偶爾發生,孕婦則超過80%。
如果長期不處理,胃酸逆流到食道會使食道的內皮變性,最後還有可能轉變成食道癌。所以不要小看這個毛病,必須要積極處理,但偏偏目前主流醫學的處理不甚理想,甚至會產生腸胃道退化的副作用。
【胃食道逆流】
源頭就是壓力,吃藥治標不治本
胃酸就是鹽酸,對,沒錯,就和洗馬桶的鹽酸一樣是強酸,具有腐蝕性。但胃黏膜很厚,所以不怕胃酸。胃酸應該只能待在胃裡面,如果反流到食道,就會侵蝕食道內皮細胞。胃酸一旦逆流,患者會有心口灼熱、火燒心、胸悶、重物壓胸等難受的症狀,如果去看醫生,醫生就會開「胃藥」,來抑制胃酸的分泌。雖然暫時可以緩解,但治標不治本,而且胃酸會降低腸胃的消化功能,甚至胃藥裡面還有鋁等重金屬,常吃可能會影響大腦或免疫系統。胃藥主要分二種,一種是制酸劑(antacid),學名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原理是阻斷胃酸的分泌。另外一種是第二型組織胺阻斷劑(H2-blocker),會讓負責分泌胃酸的細胞,接收不到訊號,因此降低胃酸分泌。
台灣人非常愛吃胃藥,不但胃不舒服就吃胃藥,而且醫生常常在開立處方藥的同時,也開一些胃藥,目的是「顧胃」,但其實反而會降低腸胃功能,讓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得不償失。台灣人每年大概要吃下22億顆胃藥,如果堆疊起來,大概有6,700座台北101大樓那麼高。而美國胃藥的銷售量,一年大該70億美金。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如果大家都不吃胃藥,藥廠就會損失龐大收入。
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不該使用胃藥來治療,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突發奇想,而是每一個自然醫學或功能性醫學從業醫師普遍具備的常識,有關這方面的詳細內容,請參考《胃酸疾病完整療癒聖經》這本權威著作。
立即緩解症狀、修復受損黏膜、讓胃歸位的自然療法
到底胃食道逆流的成因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我認為就是壓力。當長期處在壓力之下,交感神經興奮,就會讓食道比較緊縮,而這時就會把胃往上拉,此時,胃和食道的交接處就會被拉到橫隔膜上面(請參考胃食道逆流圖示),這時賁門(cardia)就會鬆弛,而讓胃酸逆流上去食道。正常的交接處應該在橫隔膜的水平線,而且大部分時間賁門和下食道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都是在緊縮關閉的狀態,所以食物才不會回流,但胃酸或食物之所以會回流,就是因為這個部位鬆弛。而鬆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壓力。
(相關報導:
日本人為何全球最瘦?不是靠運動!這1點讓台灣人輸慘了
|
更多文章
)
有什麼方法可以立即緩解症狀、修復受損黏膜,慢慢把胃拉下去呢?
1.喝溫開水來緩解:
當胃酸逆流產生心口灼熱症狀,可以喝溫開水來緩解,原因是溫開水可以舒緩緊縮的食道,讓它放鬆。主流醫學也建議這種方法,並解釋是因為水可以稀釋胃酸,我個人則認為是溫度的作用,因為病人如果使用冷水就沒效果,而使用冰水可能還會讓症狀惡化。
2.甘草萃取物DGL:
甘草對於修復黏膜有很好的效果,但長期使用卻有引起水鈉滯留導致高血壓的副作用,所以,自然醫學醫師長久以來就使用去甘草次酸的甘草萃取物(deglycyrrhizinated licorice, DGL),在空腹或餐前30分鐘咀嚼500毫克左右,每天2次,就可促進胃壁修復與再生、促進胃壁分泌黏液形成保護膜、抑制前列腺素E2來抑制發炎。通常幾週下來就有明顯效果,
3.清晨喝20cc苦茶油:
這是一個古老的台灣民間偏方,每天早上醒來先不要起床,而是喝下20cc冷壓初榨口茶油,要繼續躺在床上30分鐘才能起床。這30分鐘內要左右翻身幾次,讓苦茶油能夠均勻浸潤食道壁和胃壁。說也奇怪,每天這樣做1個月之後,很多輕微胃潰瘍就會痊癒,而胃食道逆流如果移除壓力原的話也可因此修復受損黏膜。苦茶油裡面含有不知名的成分,可修復黏膜和受損皮膚,但記得要買品質好的苦茶油,不可混雜沙拉油,苦茶籽不能發霉,酸價也不能過高,否則適得其反。
4.補充麩醯氨酸和鋅:
麩醯氨酸是修復黏膜的原料,每天服用10~15克,加上酵母形式的鋅,可以快速修復黏膜。所有全身的黏膜修復都可以用這個組合而達到很好的效果,例如鵝口瘡、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生殖器黏膜潰瘍、痔瘡。如果加橙皮苷(hesperidin)來強化結締組織,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把胃歸位:
我在美國的自然醫學院學過一種徒手治療的技術(visceral manipulation),病人平躺,屈膝,醫生用雙手透過肚皮把胃扣住,往下拉。這個技術可以對抗緊縮的食道,把胃往下拉,恢復它原本的位置。很可惜,這種技術在主流醫學裡面沒有,連物理治療師的訓練也沒有,所以絕大多數人無緣享受此種療法。
6.僵屍跳:
每天晨起,第一件事情就是喝500cc的溫開水,然後原地跳,就像僵屍跳一樣。當胃裡面有500cc的水,它就比較重,原地跳會透過地心引力的慣性作用,把胃往下拉。比較輕微的胃移位,可以用這種方式慢慢歸位。
7.紅外線陽烤湧泉:
用紅外線電暖器烤腳底的湧泉穴,可以快速啟動副交感神經,讓人放鬆、助眠,每天執行當然也可以慢慢放鬆食道、調理腸胃功能。
8.圈叉表:
最後,我要強調一下,有胃食道逆流的人一定要做圈叉表仔細把所有惡化和緩解的因素整理出來。例如臨床上發現有些人躺著滑手機和坐著翹腳,都會誘發胃酸逆流,這是因為軀幹前側肌肉收縮(例如脖子、腹肌)常會連帶食道收縮,誘發症狀。另外,到底吃辣或什麼食物會誘發,也是因人而異,必須以圈叉表為主。
作者簡介|陳俊旭
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美國巴斯帝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自然醫學博士
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擁有美國華州和加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多張醫療執照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中藥文憑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針灸文憑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學會(AANP)會員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榮譽理事長(www.THPA.tw)台灣原自天然股份有限公司總顧問(www.WeCare.com.tw)美國健康之音網路廣播主持人(www.VOW99.org)美國DCNHC自然醫學診所院長(us.DCNHC.com)Dr1895健康專賣店總顧問(www.Dr1895.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