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銀行持續針對房市加強控管後,全台交易量逐季萎縮,房市持續低溫,近期有屋主在社群平台發文求助,表示自家掛售的全新「新加坡式電梯公寓」遲遲賣不掉,讓她忍不住焦急詢問:「現在的房子市場走向是否真的很低迷?」
房市寒冬來襲,買氣冷清
這位屋主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文,指出自己的公寓已經釋出一段時間了,卻始終無人詢問,原PO也在留言區回應補充,該物件位於彰化員林,是5層樓電梯大樓中的3樓,權狀面積約30.9坪,附有機械式車位,她強調環境視野良好,並開出900萬元的售價,但至今仍乏人問津,讓她直呼「有點急了」。
買方觀望氣氛濃,網友稱:降價才有機會
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許多人直言,「現在大樓華夏滿天跑,公寓價格不優惠很沒有競爭力了吧」、「現在人都不喜歡爬樓梯,除非二三樓,不然四樓以上都不好推」、「乏人問津?只有賣不掉的價格,沒有賣不掉的產品」、「青貸讓一匹客人提早走了,所以現在變成空窗期,得等時間消耗」,建議屋主不如調整價格求售。
也有人分析指出,像這類小坪數的新公寓雖然具備電梯與新屋優勢,但基地小、戶數少,加上機械車位不便,讓其市場接受度相對偏低,「全新反而不好賣,裝潢成本你一定也加上去,反而墊高售價」。
此外,不少人點出利率攀升對房市的衝擊,現在市場風向已變,想成交得靠讓利,就算順利找到買家,也還得面對貸款難關,高利率、低成數讓購屋門檻大幅墊高。
地段與產品型態成關鍵,屋主換屋壓力增
也有網友在留言區建議,其實現在的市場並沒有外界說得那麼差,關鍵還是在於你房子的地點夠不夠吸引人,是否符合當地的購屋需求,買房的人在意的無非就是三大要素:第一是地點和周邊的市場需求,第二是屋況本身的條件與優劣,第三才是價格是否合理,若這三點都到位,再搭配一間合適、願意積極行銷的仲介公司,成交機會自然會大幅提升。 (相關報導: 房市陷入冰封期!股災、限貸、升息夾殺 專家估「跌幅不小」 | 更多文章 )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曾經接受《經濟日報》的採訪指出,自去年第三季至今,房市整體進入量縮格局,整體交易氛圍下滑,關鍵在於外部政策頻頻干擾,像是央行限制銀行房貸水位、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等,打擊了購屋信心,預期短期內市況難有明顯回溫,不過這些現象並非源自房市本身的供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