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一名蒜頭商人日前在臉書社團貼文販售蒜頭,不料竟遭詐騙集團盯上。對方假冒買家,以「轉帳出問題」為由,引導他加入一名自稱「洪姓客服專員」的LINE帳號,並在對方「一步一步教學」下,依指示完成預約提款設定,還將系統生成的QR Code截圖傳出。沒想到,帳戶裡的1萬元立刻被提領,這才驚覺受騙,趕緊向警方報案。
台灣最新詐騙手法!只給1資料「銀行存款瞬間蒸發」
根據《165打詐儀錶板》,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4月中旬,受害人為雲林一位從事農產品買賣的蒜頭業者。他在臉書社團「全國蒜頭老薑紅蔥頭農產品專區」上發文銷售蒜頭,不久便收到一名自稱要購買100斤蒜頭的網友私訊,並聲稱已經完成匯款,甚至提供一張假的轉帳明細作為佐證。
對方接著表示,款項尚未入帳,是因為系統延遲處理,並要求蒜頭商人依照步驟操作,就能順利收款。對話中,詐騙集團提供一組LINE帳號,稱是「洪專員(0017)」的客服聯絡方式,請他加入後進一步處理。
蒜頭商人坦言,當時對方語氣冷靜、流程看似合理,讓他降低戒心。他與該名「客服」進行LINE語音通話,對方一邊指導操作ATM預約提款功能,一邊要求他將操作畫面及QR Code截圖傳送過去。
沒想到短短幾分鐘後,蒜頭商人的帳戶就被提領走1萬元,他回神過來才發現中招,立即前往派出所報案,無奈表示「我覺得很氣憤,也很懊悔當下怎麼會相信這種操作流程,實在是太精密了」,也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公開,提醒其他農民或賣家提高警覺。
警察教4招分辨防詐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在官網宣導,生活中暗藏許多遭詐風險,舉凡一通電話、一則簡訊、都有可能是歹徒設下的陷阱。我們面對日常生活中複雜的各類資訊、通訊內容,請採取「零信任」的警覺態度,並秉持以下「四不」原則:
一不: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身分、信用卡資訊(包含拍照、直接交付或採取包裹寄送)。
二不:切勿隨意點擊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社群軟體訊息之不明連結,避免個資遭竊。
三不:不要透漏個人網站、網路銀行之登入帳號、密碼,或手機所收到的驗證碼。
四不:不要貿然接受陌生人的好友邀請,或當對方談到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或以各種理由要求匯錢時就要提高警覺。
資料來源:《165打詐儀錶板》、《屏東縣政府警察局》 (相關報導: 遇到3種電話千萬不要接!新詐騙手法「存款個資立刻被盜」,警察教3招徹底破解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