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旅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出國觀光還是因公出差,許多人一年搭機次數不只一次。雖然在飛機上享用餐點和飲料已成習慣,尤其長途航班還會提供一至兩餐。有一名前空服員爆料,其實機上飲食其實潛藏健康危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肉類、熱飲與含酒精飲料,不僅可能影響身體機能,甚至有引發食物中毒的風險!
搭飛機不要喝咖啡、熱茶!空服員曝超噁地雷
一名前空服員奎格利(Alex Quigley)向《每日郵報》揭露,許多旅客在飛行途中習以為常的飲食,其實可能暗藏健康風險。他提醒搭機乘客,某些看似無害的食物與飲料,不僅可能引發腸胃不適,甚至有機會造成食物中毒,應該避免食用。
首先,奎格利特別點名機上的熱飲。他表示,「我從沒看過有人在航班之間會清空或清潔水箱,這根本是細菌的溫床」。沖泡茶與咖啡所使用的熱水,來自飛機上的水箱,而這些水箱經常長時間未清洗,裡頭水質容易孳生細菌。此外,飛機餐中的肉類選項也是高風險。雖然不少人偏好點肉類主餐,但他指出,「當飛機延誤或發生機械故障時,餐點的保存時間與條件難以確保,這就可能導致食物變質」。
奎格利也呼籲乘客,「因為機艙空氣是循環的,不是新鮮空氣,一旦有人放屁,大家都得反覆吸入,這是為了大家的體面與舒適」。應該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乳製品、豆類、高油脂料理、部分綠色蔬菜與碳酸飲料,這類食物不僅可能讓自己脹氣,還會影響機艙內空氣品質。
奎格利指出,酒精類飲品則是另一項應該斟酌的選擇。在高空中飲酒,會比地面上更容易感到醉意,因為氣壓降低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吸收氧氣,進而加重醉感。奎格利也說到,「你在飛機上喝酒,其實是在給身體製造負擔。」
此外,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在去年9月,一名搭乘從德里飛往紐約的印度航空乘客,在餐點中發現一隻死蟑螂。接著當月,又有北歐航空班機因有老鼠從餐食中爬出而緊急折返。10月份,美國FDA更關閉達美航空底特律的餐點供應中心,原因是在例行檢查中發現嚴重的食安問題。而美國東北大學食安顧問達威勒(Darin Detwiler)也提醒,「飛機上的密閉空間讓食物中毒事件更難控制,乘客更應該提高警覺」。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相關報導: 出國旅遊小心!搭飛機新制5/7正式啟用,違者無法過安檢、遭拒絕登機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