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高法院16日針對《2010年平等法》中的「性別」與「女性」定義做出裁決,5位大法官一致認為,法條中的「女性」應僅指出生時生理性別為女性者,並不包含持有性別認可證書(GRC)的跨性別女性,此判決徹底改寫英國國內性別平等立法的適用範圍,掀起熱烈迴響。對此,J.K.羅琳立即在社群平台上高調慶祝,聲稱「這是所有女性的勝利」。
性別定義回歸「生理基礎」
此案源自蘇格蘭議會於2018年通過的一項法案,要求公共部門董事會達成性別比例平衡,但在施行過程中,政府將具GRC資格的跨性別女性納入「女性」席次,遭「蘇格蘭女性聯盟」(FWS)提訴,質疑政策變相剝奪生理女性代表名額,該案最終送至英國最高法院審理,成為界定平等法「女性」定義的關鍵爭議。
最高法院5名法官一致支持FWS立場,主審法官霍奇勳爵在判決中指出,《平等法》內的「女性」與「性別」應依生理性別解釋,若擴及性別認同,恐使法律條文邏輯混亂、執行困難。法院同時強調,跨性別者雖可基於「性別重置」獲得平等法保障,但在特定單一性別空間如更衣室、庇護所等,仍可因安全考量予以排除。
J.K.羅琳高調慶祝
英國保守黨在裁決一出就稱其為「常識勝利」,工黨則認為此舉賦予法律更明確適用基準,政府也表示將繼續以生理性別為核心保障單一性別空間,而性別批判派與婦女權益組織則於法院外慶祝,聲稱這是「女性現實權益的歷史勝利」。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也在社群平台高調慶祝,張貼遊艇舉杯照並盛讚「這是屬於全體女性的勝利」,透露自己過去曾金援FWS,稱提出訴訟的3位蘇格蘭女性「堅毅卓越」,再度引爆跨性別議題下的網路爭議。
跨性別社群憂懼升高
然而,LGBTQ團體與跨性別社群對裁決深表憂慮,慈善機構Stonewall形容此舉「令英國跨性別群體極度不安」,國際特赦組織也示警判決可能引發歧視與排除潮。跨性別倡議者艾拉摩根(Ella Morgan)更向《CNN》坦言,這是她「人生第一次不敢走出家門」。
英國官方數據亦顯示,2023年基於性別認同的仇恨犯罪年增112%,其中去(2024)年跨性別少女布麗安娜·蓋伊(Brianna Ghey)遇害一案,更讓跨性別者人身安全與法律保障成為社會焦點。 (相關報導: 通報懷孕後「月薪大砍63K」!女工程師遭公司踢出專案,提告結果出爐 | 更多文章 )
儘管主審法官霍奇勳爵強調此案「並非以一群人的犧牲來換取另一群人的勝利」,但此判決已為英國及其他國家在性別政策、人權保障上投下震撼彈,未來相關法令的調整與社會共識的建立,勢必仍將面對激烈討論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