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4月16日親自參與與日本高層官員的貿易談判,這一罕見舉動凸顯出美國面對關稅政策所引發的經濟震盪與外界質疑後,急欲安撫市場與民意、加速達成貿易協議的迫切性。
與川普一同出席會談的,還包括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兩人皆是川普政府在貿易與關稅政策中的重要經濟幕僚。
川普在會前於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希望能談成對日本和美國都有利(非常有利!)的協議!」會後他再度發文:「非常榮幸剛剛與日本貿易代表團會面,有重大進展!」川普親自插手談判,顯示他希望在中國加速推動自身貿易協議的同時,儘速完成一系列協議,也等於是對他一貫「協議高手」形象的實地考驗,尤其當世界各國正設法降低美國進口關稅帶來的潛在衝擊。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盪,90天暫緩期成關鍵時間窗口
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一連串關稅政策,曾一度引發金融市場動盪與衰退疑慮,使他不得不緊急對部分關稅實施90天的暫緩措施,並同時將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進一步提高至145%。雖然這段暫緩期讓日本暫時免於面對24%全面性關稅,但仍需應對基本10%的關稅,以及針對汽車、零組件、鋼鋁出口的額外25%稅率。
在日本對外商品平均稅率僅1.9%、且與美國為長期盟友的背景下,16日的會談被視為川普政府是否能與盟邦達成具體成果的重要指標,牽動金融市場、美國選民與國際夥伴的觀感。
與此同時,中國正試圖趁川普政策爭議之際,強化自身在國際貿易上的形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展開東南亞行程,積極推銷中國作為更穩定貿易夥伴的角色。
全球各國急尋關稅緩解方案,美日談判成焦點
日本是首批與美國展開公開協商的國家。川普與其幕僚表示,許多國家的電話「響個不停」,爭相希望與這位自詡談判高手的總統達成協議,以在90天暫緩期結束前避免遭受關稅制裁。以色列與越南甚至已提出將關稅降為零的方案,但川普並未明確表態是否接受。
川普預計於美東時間4月17日將與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會面,後者很可能代表歐盟轉達對27國集團遭課徵關稅的不滿與協商意願。
然而,川普也面臨日益升高的國內壓力。許多支持者希望他重返白宮後能集中火力改善經濟。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於4月16日就以川普濫用「經濟緊急狀態」權限為由提出訴訟,批評關稅措施已引發經濟混亂。
聯準會主席傑鮑爾(Jerome Powell)同日警告,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傷害,與白宮宣稱關稅有助長期發展的說法背道而馳。「目前公布的關稅幅度已大幅超出預期,其經濟效應也可能比原先評估的更嚴重,包括通膨升高與經濟成長放緩,」鮑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的演講中表示。 (相關報導: 中國稀土禁令成美中貿易戰致命武器 川普政府全方位重建供應鏈 | 更多文章 )
日本應對關稅挑戰,中美貿易角力加劇
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國,為因應川普關稅可能帶來的衝擊,紛紛緊急應變。日本政府已成立特別小組,針對可能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對受影響企業提供貸款協助。儘管日本首相石破茂積極遊說美方豁免,但日方對談判中的讓步內容仍保持低調。川普政府的訴求同樣不透明,除希望縮小與日本高達68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也要求擴大美國商品的市場准入,甚至認為關稅收入可以用來減少聯邦預算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