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大學「倒閉一年半」沒人管!負債5.6億太可怕…縣府出手:我們來還

明道大學退場後,未妥善利用校舍及設備資源,彰化縣長王惠美推設立軟體產業智慧園區,21日視察校園現況。(圖/彰化縣政府)

位於彰化的明道大學自2023年7月正式退場後,校地去向遲無定案,引發地方關切。教育部日前攜手中央多部會官員赴校區現勘,研議未來活化方向。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提出設立「健康園區」構想,彰化縣長王惠美則主張由地方全權接管,推動AI智慧產業與綠色農業雙軸發展,呼籲中央盡快定案,勿讓校地持續閒置荒廢。

明道大學退場「校地閒置逾年」彰縣喊話想接手

明道大學因財務惡化、積欠薪資,2022年遭列為專輔學校,最終仍無力改善,隔年停招並退出高教體系。退場至今已逾一年半,校地何去何從遲未明朗

王惠美表示,台灣正面臨國際經貿變局與極端氣候挑戰,農業轉型與產業升級勢在必行。明道校地不僅擁有完整設施與廣大腹地,亦具備發展植物工廠、水耕農場與中草藥園區等綠色農業條件。

同時,縣府規劃將校舍部分空間轉型為AI智慧產業園區與教育體育園區,並與青年農民、中藥研究機構合作推動有機農業。她強調,縣府有能力償還中央代墊的5.6億元,也有執行力啟動活化計畫,「請中央放心把明道交給我們。」

中央提「健康園區」構想 盼導入健康生活模式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指出,明道校地未來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規劃,目前「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已提出「健康園區」構想,將聚焦減碳農業、有機栽種與食品安全檢測等主題。教育部將扮演協調角色,推動多部會與地方合作,尋求永續發展的方案。

該委員會委員、疫苗與公共衛生專家何美鄉則說,設立健康園區是為回應國人健康風險日益上升問題,包括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年輕化趨勢。她期盼明道能轉型為健康生活型態示範基地,透過跨部會合作與公私協力,引領健康產業與生活環境升級。

立委憂閒置成財政黑洞 籲中央地方加快共識

立法委員謝衣鳯直言,AI技術、健康生活與低碳永續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三大支柱,明道校地若長期閒置,不僅建物加速損壞,日後修復成本也將倍增,對中央與地方財政都是負擔。她呼籲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盡速整合意見,儘早提出具體規劃方向。 (相關報導: 台灣1縣市少子化太可怕!42所學校「新生不到10人」,3校僅1人報到… 更多文章

本次會勘由教育部主導,衛福部、農業部、經濟部、國發會與多位地方民代、縣府主管均有出席,亦有明道大學代理校長林勤敏參與討論。雖然各界方向略有歧異,但朝「健康」與「智慧」雙軌發展已初步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