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子化衝擊持續擴大的背景下,高雄市114學年度國小新生第一階段報到結果再度引發關注。根據市府教育局最新統計,全市竟有42所國小新生人數未達10人,其中3所學校更僅有1人完成報到,凸顯偏遠地區人口流失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長期問題。
高雄42校新生未破10人 偏鄉小校僅1生
高雄市一共有238所國小,但卻有多達42所國小新生人數未滿10人,其中報到人數最低的學校,包括大樹區興田國小、甲仙區小林國小與桃源區建山國小,三校各僅有1名新生。即便如此,校方皆表示教學品質絕不打折,仍將提供與都會學校相同水準的課程。
興田國小校長吳孟珠表示,當地戶籍學童本就稀少,加上家長多半考量交通便利性而選擇就讀其他學校,導致報到人數低落。然而,她強調即使只有一位學生,「我們教學不打折」,會把教學視為義務。
小林國小「小校差異化教學」有優勢
小林國小長年受到莫拉克颱風後人口外移的影響,學生人數始終難以恢復,目前全校僅2人在籍,今年新生也僅報到1人。
校長李宗憲指出,師資雖多、學生稀少,但這也促成學校發展出差異化與個別化的教學模式,在美術、滾球等領域屢有佳績,「我們的孩子升國中後不但跟得上,表現還非常突出,這就是小校的力量」。
建山國小「一人一才藝」繼續走下去
位於桃源區的建山國小也面臨類似情況,今年報到新生人數同樣僅1人。校長曾國義坦言,這是近年來最低的一次,但學校並未因此氣餒,反而持續推動音樂教育,採取「一人一才藝」的方式,讓學生在合唱與樂器表現上屢獲外界肯定。
新威國小「曾掛零」靠文化與自然課程翻轉命運
六龜區的新威國小去年新生報到為零,當時引發各界憂心,如今則逆勢回升至4人,成為偏鄉小校中的正面案例。
校長陳怡婷指出,學校以客家文化與自然體驗為課程核心,並與附設幼兒園緊密銜接,逐步取得家長信任與認同,「學生從歌謠到舞蹈表現都很好,我們希望孩子在山裡也能看見世界。」 (相關報導: 台灣1科大「比頂大還強」業界人超愛!高三生沒考好求救…1優勢成最好選擇 | 更多文章 )
教育局設輔導機制 穩住偏鄉校園根基
為協助偏鄉小校穩健經營,避免因人數過少而被迫裁併,高雄市教育局已修訂相關辦法,規定學生人數未達40人且流失嚴重者,須提出「永續發展三年計畫」,並接受教育局年度訪視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