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協會籲培訓專業反詐警力 警大校長楊源明強調「科技打擊科技」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今日拜會警察大學校長楊源明(右7),希望從辦案源頭培訓專業的反詐警察隊。(圖/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提供)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今(15)日拜會中央警察大學校長楊源明,針對日益猖獗的詐騙犯罪,提出從警察教育源頭加強專業培訓的呼籲,希望能成立專業的反詐騙警察隊。楊源明校長對此表示高度重視,強調當前詐騙已是「暴力結合暴利」的跨領域犯罪,必須透過「用科技打擊科技」並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才能有效遏制。

本次拜會的反詐騙協會成員陣容堅強,包括理事長許良源、常務理事黃金舜、總顧問唐錦祥、監事李宗昌、主委簡振芳、副主委董佳瑜,以及理事許福生、陳高超、張有朋。警大方面則由教務長蔡田木、系主任許福生、刑事局預防科長林書立等人共同參與討論。

會中理事長許良源指出,協會的核心目標是推動反詐騙課程成為警大的必修學分,從源頭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反詐騙警察。他強調,偵辦詐騙案件需要專業訓練和專責機構,協會願意協助推動相關修法、爭取預算,並提供跨國資源,與國際警察合作打擊跨國詐騙,甚至透過跨國提告協助被害人求償。

校長楊源明表示,當前的詐騙犯罪已不同以往,多為無現場的虛擬犯罪,且具有跨國、跨專業領域的特性,因此必須採取「用科技打擊科技」的策略。他指出,提升偵查設備、採購新裝備是當務之急,需要政府全力支持,否則打擊詐騙將難以徹底。

楊源明更進一步分析,詐騙集團常以精巧的話術包裝投資詐騙,甚至吸收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其中,並進行專業的教育訓練,使得真偽難辨。他認為,詐騙犯罪涵蓋廣泛層面,若能有效偵辦詐騙案件,將有助於提升整體刑案的偵破能力。

針對科技在犯罪中的應用,楊源明強調,隨著科技進步,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利用遠端科技進行洗錢等犯罪行為,迫使執法機關必須與時俱進,否則難以破案。警大在教學上將著重科學偵查,例如幣流分析,同時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實務操作。教務長蔡田木補充說明,警大已引進「雙師制度」,邀請外部專家協同教學,以確保教學內容與實務接軌。

理事陳高超則關注組織犯罪介入詐騙的問題,詢問是否能培養專業警察成立反詐騙警察隊。楊源明校長表示,目前各警察局已有偵辦詐騙的專責單位,過去猖獗的竊盜犯罪已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攀升的詐騙案件。他提及,2023年新加坡因駭客詐欺國際交易造成的損失金額居高不下,顯示當前的幫派詐騙已是暴力與暴利的結合。

監事李宗昌指出,詐欺犯罪起源於台灣,並在中國大陸「發揚光大」,如今洗錢管道更從東南亞轉移至杜拜、歐洲等地,增加了資金追蹤的難度。常務理事黃金舜則提出創新建議,由於長者常為詐騙集團鎖定的目標,而台灣藥局普及且與民眾接觸頻繁,或許可利用藥局作為反詐騙宣導的據點。 (相關報導: 收到1種簡訊千萬別點!最新詐騙手法「存款個資通通外洩」,警教3招徹底防詐 更多文章

理事長許良源最後強調,詐騙的被害人遍及各年齡層、性別、職業和教育程度,甚至連高知識分子如教授、會計師、律師也難以倖免,這凸顯了反詐騙宣導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