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回顧艾薩事件中的語音知覺與口誤解讀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見圖)在接受中央社的專訪時表示,自己是口誤。(資料照,盧逸峰攝)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口誤事件」(疑稱呼蔡總統為習總統)的影片從2020年8月10日早上起在網路瘋傳,各方不同的解讀各執一端,吵成一團。如今艾薩已離台返美,事件逐漸沈澱,本文整理艾薩事件中出現的兩類語音知覺以及6種口誤解讀,以回顧理解整個事件的脈絡。

首先,艾薩口誤事件發生後,美國在台協會立即公布艾薩的預備講稿是「President Tsai」。但艾薩致詞時的「實際發音」,顯然不是「President Tsai」。因此形式上是「失誤」無爭議,爭議的是對實際語音的知覺與對口誤的解讀。

對實際語音的「知覺」,爭議的是知覺到的是「presidency」或「President Xi」?第一類知覺如中英主播劉傑中從語音停頓點與重音分析後,「知覺」到「百分之一萬是presidency」,不是「President Xi」。這個分析取向較接近實驗語音學的分析,但還未到實驗室分析。又如駐德大使謝志偉針對音節基本上也類似分析,「知覺」到「百分之百是presidency」。第二類知覺則認為是「President Xi」,如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議員「聽了不下10次,真的是講President Xi」。

8月11日艾薩接受中央社專訪。艾薩表示致詞時提到蔡總統5次,4次正確,1次「意外發音失誤(accidentally mispronounced)」。至於是怎樣的「失誤」?在媒體共出現6種口誤解讀。第一類語音知覺對應到第1,2,3種口誤解讀,第二類語音知覺對應到第4,5,6種口誤解讀。

第1種口誤解讀是艾薩「純粹意外脫稿發音」講成另一個英文單字「presidency」,這個單字不僅指涉總統職位,也指涉美國總統直轄的政府機構。由於艾薩的推特公布的也是「President Tsai」,因此他若講英文單字「presidency」,自然形式上是失誤,但也可說他是脫稿講另一個英文單字不算失誤。

第2種解讀是艾薩不習慣「Tsai」的拼音,「純粹因拼音困難導致意外發音」口誤。例如曾在美國擔任醫師的前立委沈富雄分析,蔡這個字有ts的發音,很難發音,老美不曉得怎麼發音。筆者還原其可能的口誤過程為美國幕僚希望艾薩正確唸出「蔡ㄘㄞ」,在預備講稿出現第1次「President Tsai」時,特註明發音是 [ts-eye]。但適得其反,中文音節字首的「舌尖塞擦齒音ㄘ」,艾薩不習慣,且英語的「President Tsar〔tsar〕是負面詞專制皇帝,加上戴口罩阻礙發音,因此「意外發音失誤」為英語的「Pre-si-den-cy」。第2至5次艾薩就按美語習慣省略T,發音為「President Sai」。

第3種口誤解讀是佛洛伊德式失誤。係指口誤並非無意義,往往是潛意識願望的實現,亦即艾薩潛意識想著「習」總統,但這是政治禁忌或雷區,不敢直接發音為「President Xi」,而意外偽裝成「pre-si-den-cy」的發音。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成本不到150元的新冠「唾液檢測法」加速研發,NBA球員也參一咖 更多文章

2020年8月10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訪問團」(總統府)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左)訪台,與總統蔡英文(右)會談,致詞時不慎口誤將「President Tsai」說成「President Xi」。(資料照,總統府)

第二類語音知覺對應到另3種口誤解讀。第4種口誤解讀是「純粹意外發音」為「President Xi」,無傷大雅。例如羅智強在少康戰情室認為「馬有亂蹄,人有失言,很簡單就是口誤,誰沒有口誤過呢」,因為在美國討論疫情時,整天談的就是「President Xi」,形成一個慣性,再加上遠渡重洋的時差等因素,一開頭就嘴滑講錯了。以前馬總統接見運動員,一開頭就講「各位動物園大家好」。前台大新聞所教授彭文正在政經關不了也以心理學的「Schema基模」觀念,解讀艾薩的「President Xi基模」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