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生觀點:烏克蘭滿腹辛酸向誰訴?

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行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的集會上,一名婦女在擦眼淚。(資料照,AP)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超過3年。在這3年裡,烏克蘭將士在總統澤倫斯基的領導下浴血奮戰,犧牲慘烈。雖然有美歐國家的大力援助,卻未能擊退俄軍收復失土。歐洲國家除了匈牙利,自始至今堅定支持烏克蘭,原以為只要烏克蘭堅持奮戰,終能贏得勝利。卻未料川普總統就任後,美國的立場出現180度轉變。

美國態度的改變對烏克蘭極為不利。今年2月18日,美國與俄羅斯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閉門會談,商討如何結束俄烏戰爭。可是身為交戰國的烏克蘭並未參與會談。充分顯露出大國交易犧牲小國的態勢。雖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抗議,但是美國與俄羅斯充耳不聞。

美國與俄羅斯達成共識後,邀請澤倫斯基2月28日前往美國華府,與川普就美烏礦產協議進行會談,結果雙方當眾發生口角不歡而散。川普當面指責澤倫斯基不知感恩,直言澤倫斯基手中沒有籌碼,如果沒有美國協助,澤倫斯基甚麼都不是。美國要的是烏克蘭的稀土,烏克蘭想要的是美國的安全保證,兩者難有交集。

今日的烏克蘭,一面繼續遭受俄軍的攻擊,一面等待將烏克蘭稀土的開採權交到美國手中,而開採所需的能源將由烏克蘭的能源設施提供,用以償還過去3年美國提供軍事裝備的債務。川普還同時要求烏克蘭重選總統。對澤倫斯基而言,等於是腹背受敵。

BBC日前報導,普丁近日宣布將徵集全國16萬名18到30歲的青年當兵,是自2011年以來單次最大徵兵。外界推測俄羅斯根本沒有停戰的意願。在美國停止援助烏克蘭的情形下,烏克蘭除了自行奮戰外,也只能寄望歐洲國家提供援助。但是即使歐洲國家極力相助,仍然不敵俄羅斯。

俄烏繼續作戰,比的是誰能持久。俄羅斯雖然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卻有中共以及第三世界若干國家暗中相助。中共外長王毅4月1日前往莫斯科,會見普丁,安排習近平本年5月訪問俄羅斯相關事宜。普丁表示,俄方對俄中關係發展感到滿意,並期待習近平5月訪俄。俄羅斯有中共的支持,自然增加對烏克蘭作戰的底氣。

眾人皆認為俄烏戰爭爆發的原因,是烏克蘭謀求加入北約,激怒了俄羅斯。有人認為烏克蘭是咎由自取,澤倫斯基應負主要責任。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俄羅斯發動攻擊,是侵略行為,不但應負全責,也應該遭到譴責。此一立場獲得台灣民進黨政府的認同,因此不但譴責俄羅斯,而且大力援助烏克蘭。只不過台灣的援助杯水車薪,沒有發生關鍵作用。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曾說:在立法院比的是拳頭。在國際場域更是如此。國際正義只適用於平時。一旦發生戰爭,各國都以自身國家利益為首要考量。叢林法則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準則。烏克蘭持續奮戰的精神令人敬佩;戰爭帶來的慘狀令人同情。但是敬佩無法扭轉戰局;同情也無法消除痛苦。烏克蘭應該抱怨老天不公平,還是檢討自己是否犯了錯誤呢? (相關報導: 川普與澤倫斯基通話:美方提議「發電廠給我,烏克蘭會更安全」,基輔指控「俄軍根本沒停火」 更多文章

*作者為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