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但對中國稅率即刻提高至125%,隨後美股聞聲大漲。對此,前立委雷倩在網路節目《大大平評理》上指出,美國發動關稅,是為了要解構全球貿易體系、重塑美國開放市場,而美國又將全球分為「朋友」、「貿易夥伴」和不能進入美國市場的「敵人」。
雷倩認為,川普對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要解構全球貿易體系。首先利用關稅把現有秩序打亂,最後再用貨幣政策重新建立美元體系架構。但白宮所發布的報告有個誤區,就是認為在做關稅制裁時,僅會有短期價格跟供應鏈波動,但顯然關稅政策一宣布,短期的供應鏈波動還沒看到,資本市場、美股、美債就已經全都動了。
雷倩指出,全球的貿易經濟受到關稅擺動急剎車,對於比較弱小的經濟體來說是很難受的,原本準備要收錢的公司因為貿易煞車,老闆收不到錢、工人只好作為最後的受害者。
雷倩提到,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進入美國市場不是免費的」,所以關稅就是要重塑美國的開放市場,而在這之中,又分為美國的朋友、貿易夥伴和不能進入美國市場的敵人。貝森特希望「朋友」能夠跟美國綁緊一點,大量投資長期美債,而美國也會以安全保障做回饋,所以「朋友」就有討論的空間,這些國家主要為歐盟、日本;貿易夥伴則是一碼歸一碼,要求技術投資、長期移轉,跟朋友國的條件不一樣。
雷倩表示,目前美國依然將歐盟視為朋友,只要「分享負擔」,在北約多花一點錢、多做一些金融上的合作,就可以成為快樂的家庭。她說明,原本歐盟27國投票通過25%的報復關稅,但現在看起來不會上路;而美國來說,只要施壓了之後願意談,就可以先放著,最後重點在跟中國重塑所有的關係。 (相關報導: 關稅髮夾彎台灣逃過一劫?郭正亮揭這號人物成關鍵:川普會要求清點到期美債 | 更多文章 )
雷倩說,美中的談判關鍵不是在數字,而是條件,現在中國在商貿或海關的作為,主要是用其他條件來換關稅的合理性,而其他的條件則要看誰的致命力比較大。「最後就變成要比誰的氣長,因為這將會是好幾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