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台灣館開箱 展覽必看亮點一次看

2025年世界博覽會13日將於日本大阪登場。(黃信維攝)

2025世界博覽會(大阪關西世博)13日將在日本大阪的夢洲登場,展前主辦單位在9日舉辦媒體日,台灣TECH WORLD館以「連結世界,共創未來美好生活」為主題,呼應大阪世博「創造閃耀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的核心精神。館長、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指出,唯有人與人共好、人與自然共好、社會與社會共好,全球社會才能真正邁向共好未來,為了詮釋這3大理念,展館設計了3個劇場進行呈現。

TECH WORLD館以「生命」、「自然」、「未來」3大主題劇場構成展覽核心,融合軟硬體技術,打造跨媒體沉浸式體驗空間。參觀動線自一樓開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生命劇場」,其中最吸睛的是結合巨型圓柱投影與560株互動花株的裝置,這套互動花株技術由工研院研發,具備全球首創的「趨人擺動」專利機制,並由動力機械新創公司穀米機工負責設計製作。每株花株皆為顯示機構,並與華碩提供的560台Chromebook連動運作,營造出壯觀的數位花海景象。

20250410-「生命劇場」最吸睛的是結合巨型圓柱投影與560株互動花株的裝置。(黃信維攝)
生命劇場最吸睛的是結合巨型圓柱投影與560株互動花株的裝置。(黃信維攝)

生命劇場以介紹台灣獨特的生態環境為核心,展現這片土地上多元物種共存的生命力,也藉此比喻人類社會應有的包容與共生精神。自然劇場則透過展現台灣的好山好水,呈現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樣貌,並邀請參觀者未來親自走訪台灣,感受其自然之美。未來劇場位於展館二樓,主軸在於透過科技與產業的全球合作共創美好生活。邱揮立特別提到,半導體產業鏈不僅是台灣的重要資產,更是全球性的合作網絡,唯有世界各地共同協力,才能打造穩定而繁榮的未來社會。

邱揮立表示,台灣是全球物種密度最高、最具多樣性的地區之一。在生命劇場中展出的內容,包括櫻花鉤吻鮭與鳳蝶等台灣特有物種,皆展現出台灣生態的獨特性,其中,「台灣杉」為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珍稀植物,因此在劇場中也特別呈現魯凱族稱之為「撞到月亮的樹」的意象,象徵其歷史與文化的深度。許多人或許不知道,台灣在單位面積內擁有世界最多樣的動植物物種,其關鍵在於地理與地形條件。

20250410-自然劇場則透過展現台灣的好山好水,呈現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樣貌,並邀請參觀者未來親自走訪台灣,感受其自然之美。。(黃信維攝)
自然劇場則透過展現台灣的好山好水,呈現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樣貌。(黃信維攝)

邱揮立提到,台灣地處低緯度,但卻擁有許多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森林生態圈最高可達3600公尺,相較之下,歐洲的森林生態僅延伸至2000公尺,由於歐洲位於寒帶地區,再往高處就不再有森林分布。冰河時期台灣與亞洲大陸相連,當時許多動物為了避寒南遷,冰河消退後,這些動物則遷往台灣高山棲息,形成今天台灣特有的高山物種分布,因此,台灣成為北方物種能生存的最南端、南方物種能適應的最北端,造就驚人的生物多樣性。

邱揮立介紹,現場展示的面板以極高彩度與特殊技術打造,其表面質感幾可亂真,看起來如同真正的油畫。他指出,該技術可大幅減少反光與折射,成功呈現油畫一體成形的視覺效果,讓觀者產生「這是真正油畫嗎?」的錯覺,實際上,這是一塊高技術的顯示面板,歡迎民眾近距離觀察與觸感體驗。此外,此次展區也介紹了多位台灣近代知名畫家,特別是日治時期被譽為「台展三少年」的3位畫家──陳進、郭雪湖與林玉山。

20250410-高技術的顯示面板油畫。(黃信維攝)
高技術的顯示面板油畫。(黃信維攝)

現場展館也有數十盆的台灣蘭花,介紹時,邱揮立表示,台灣會先將蘭花前期培育,消費者或日本的進口商進來後,只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就能進行開花,目前的奈米噴印技術,除了不傷花,這些應用未來都可以做很多客製化設計,例如朋友開店、朋友生日,都可以將內容印上,作為個性化的呈現方式。現場的Micro LED技術,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有量產機器,這項技術目前還不普遍,但未來在商業用途上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急轉彎 吳思瑤點名藍營:繼續操作疑美論終受社會批判 更多文章

20250410-蘭花展區。(黃信維攝)
蘭花展區。(黃信維攝)

邱揮立指出,參觀過程中,民眾將佩戴智慧手環,劇場會感測心跳反應,分析參觀者對不同劇場的情感回應。結束後,系統將根據感動程度提供個人化的台灣旅程推薦,例如對生命劇場反應熱烈者,可能會被推薦參觀具歷史與哲學意涵的景點;若對自然劇場特別有共鳴,則推薦與自然風景相關的行程。此外,展館也設有台灣商品與意象相關的展示與販售區,讓參觀者不僅可以體驗,也能帶走台灣的創意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