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方德與聯電合併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經濟部長郭智輝更傳5月將率團赴美參加「2025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聯電副總經理郭臨伍也將參團,共同見證聯電與格羅方德簽合併備忘錄。5月的美國之行不僅僅是一次外交性質的商務訪問,更可能成為台灣半導體界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然而,背後的權利鬥爭與利益交易卻值得我們深思。
聯電合併背後的陰謀與派系鬥爭
據業內消息透露,聯電原本對與格羅方德的合併計畫並不熱衷。作為台灣的晶圓二哥,聯電的獨立性在過去多年中得到了高層的堅持。兩家公司于近兩年開始就潛在合併事宜接觸,美國和台灣的一些政府官員也已參與討論,甚至有前政府官員就此與格羅方德方面接觸,如今,郭智輝似乎更以經濟部長的身份,運用他在商界的廣泛人脈,努力將這一合併計畫推動至最終落實。根據知情人士稱,「郭智輝成功操控了聯電內部的派系鬥爭,對不支持合併的高層施加了壓力,使得反對聲音漸漸被淹沒。」這場內部鬥爭不僅僅是企業決策層面的博弈,更可能涉及到郭智輝利用手中的權力,迫使不同意見的高層屈服,最終將合併案推向了台前。有分析人士指出,郭智輝之所以如此賣力推動這一合併計畫,背後的原因並非單純的國家利益,這樣的操作無疑是為了進一步鞏固郭智輝在半導體界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也為其未來的政治生涯加分,而背後是否有隱藏的利益交易,更是不得而知。
作為「祭品」的聯電:談判桌上的「交易籌碼」
不僅如此,這一合併案也將成為郭智輝向美國談判的「祭品」。據了解,郭智輝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藉著聯電與格羅方德的合併,試圖以此作為談判籌碼,討論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與關稅問題。郭智輝將這場合併作為一種「交易籌碼」,試圖在美國決定對台課徵32%關稅時尋求緩解策略,這樣把聯電作為一個政治犧牲品,將企業命運與國家利益捆綁,最終的受益者,是否真的是台灣人民,還值得思考。
郭智輝的仕途與利益:一場權力的遊戲
不可否認的是,郭智輝這一系列的操作,無論從商業還是政治層面,都展示了他非凡的權謀手段。作為經濟部長,郭智輝的影響力早已不限于他過去在崇越集團積纍的經驗與人脈,更擴展到台灣的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對聯電的合併計畫來說,郭智輝不僅是一名經濟部長,更是一位運籌帷幄的權力操控者。這將讓他在未來的政治生涯中獲得更多話語權?未來這場權力游戲將繼續上演。 (相關報導: 風評:迎戰關稅風暴,賴清德要先掃雷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從事半導體產業的市場分析與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