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爆發貿易戰之際,首次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8日及9日在北京舉行,政治局全體常委出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指當前中國同周邊關係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要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深化彼此發展融合,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應對各類風險挑戰。馬來西亞政府9日公布,習近平下周二訪大馬三天,他還將訪問兩個東南亞國家柬埔寨、越南。
2013年10月,中國政府曾召開中央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這次則升格為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會議正值美國川普政府向全球多國加徵關稅,其中柬埔寨、越南等中國鄰近國家分別被加徵49%及46%重稅,美方欲堵截中國產品繞道東南亞輸美的意圖明顯。
北京從「全球」命運共同體,改稱「周邊」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講話中「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周邊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會議指出,中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要以全球視野審視周邊,增強做好周邊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會議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方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以元首外交為引領,同周邊國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強各領域交流、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當前中國同周邊關係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同時也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
會議強調,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要鞏固戰略互信,支持地區國家走穩自身發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發展融合,構建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開展安全和執法合作;擴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員往來。
有分析指,會議所指的「世界變局」包括近日由美國挑起的全球貿易戰。美方意圖用高關稅來逼越南、柬埔寨等加強管控來自中國的商品轉運活動,中方如何同東南亞周邊國家展開產業上的協調,以應對美國的關稅施壓,值得關注。
東南亞國家不想在中美博弈選邊站
習近平4月中旬將訪問東南亞,馬來西亞政府昨日宣布,習近平4月15日起訪問大馬3天。習還將訪問越南、柬埔寨,這也將是他今年來首次外訪,顯示對東南亞等鄰國的重視。
香港《星島日報》分析,為了應對美國挑動的全球貿易戰,強化與周邊國家關係已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超越過去20年其所強調的「大國是關鍵」,北京的外交奉行「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所謂大國,其實就是美國,而從語序上講,「周邊是首要」在「大國是關鍵」之後,其「首要」地位大打折扣。
文中指出,美國除了向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尼等中國的貿易夥伴也成為關稅重災區;這些東南亞國家被視為中國利用轉口貿易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川普顯然吸取第一任時的教訓,要全面封堵貿易漏洞。 (相關報導: 殺紅眼!反制川普關稅戰 中國管制12家美企實體出口、制裁6家「涉台軍售」美企 | 更多文章 )
文章分析,過去多數東協國家奉行「政治安全靠美國,經濟發展靠中國」,不希望在中美博弈選邊站,但如今在美國關稅大棒之下,就須更加小心翼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