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對台灣祭32%重稅之際,台灣上演的卻是副總統蕭美琴問潤餅中包什麼,總統賴清德影片露臉卻說「我們至少還有音樂」,國人恐慌、國家領導人忙著「裝可愛」,難怪引眾怒;只是,當此「國難」時刻,領導人卻表現得如此不知輕重,這絕非偶然,這是民進黨執政快10年來的執政技巧,「無條件信賴美國」則是執政核心,直到這一刻,執政技巧終於再也掩不住執政核心的破碎,即使用「不合時宜」形容都太避重就輕。
「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已成民進黨政府這幾年念茲在茲的大內宣,然而台美關係好不好不是自己說了算,川普對台灣的關稅重擊,「台美關係最好」之說如果不是謊言就是妄想,更嚴重的是,連對美國投石問路都苦無管道時,那就連「關係」兩個字都談不上了!在此危機時刻,綠營有人呼籲請前總統蔡英文出面對美談判,這個建議隱然挑動蔡賴之爭,但即使賴清德願意拋開心結,請蔡英文共赴國難,此刻也恐無濟於事,因為蔡英文執政時的作為就是問題的核心。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府大概沒有不親美的,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沒有差別,國民黨即使在野,仍然非常重視美國的態度及立場,但親美和無條件信賴美國是兩回事,不要說兩蔣即使在美台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時,都仍保持主體性,並未讓美國予取予求,即使是提出「兩國論」的李登輝,也盡量維持兩岸溝通管道;真正完全押寶美國的應該從蔡政府開始,蔡英文第二任初期力推萊豬進口,但這並未滿足美方的胃口,蔡英文任內配合拜登政府促成台積電赴美設廠投資,即使亞歷桑納州環境、人力都不算理想地點,但台積電仍然含淚赴美,拜登政府至少還提出晶片法案、適度補貼台積電;川普政府一上台就遵守自己競選承諾,要拿回被台灣「偷走」的晶片,他果然完全不花成本就讓台積電投資美國近二千億,但美國商務部長還不滿足,揚言要台灣的半導體全部回美國。
台積電赴美的苦果注定要由賴政府承擔,但公平而言,卻是蔡政府起的頭。如果蔡政府從頭到尾都以「信賴美國」為圭臬,無意也無能和美國對等談判,蔡英文是否能談出比賴清德更好的條件?蔡英文任內對美國百依百順,但美國的回饋並未對等,例如,蔡政府2022和美國簽訂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看起來像FTA的替代品,但完全沒有FTA的實質互惠內容,等到川普關稅一出手,這些抽象空洞的倡議馬上就被丟到字紙簍,讓大家忘記其一度成為出口轉內銷、美化「台美關係」的宣傳品。 (相關報導: 「不是對等關稅,根本是土匪關稅!」學者揭露川普真正陰謀,痛批民進黨自甘美國地方政府 | 更多文章 )
配合中美科技戰赴美投資 台灣反因順差大增受害
這一類宣傳對蔡政府爭取支持功不可沒,正如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所說,「沒有成功的台美關係,就沒有今天的蔡英文」,蔡英文百分百配合美國與中國對抗的大戰略、而得到美國的信任,蔡英文團隊的厲害之處,在於將「美國人支持」轉化為她的政績,美國人的支持是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蔡政府使出全力讓民眾相信這個「信念」(或幻覺),正因如此,過去幾年來,「疑美」成為禁忌,只要對美國政策稍有質疑,就會被扣上「不愛台」的帽子,台灣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喪失自主性,無能討論對台灣最好的方案,最後甚至讓台灣成為「親美」的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