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展現韌性!徐榛蔚籲產官學合作,打造韌性家園

花蓮縣長徐榛蔚出席「災後社區韌性與發展實務論壇」,強調產官學界需通力合作,才能讓城市在災後迅速站穩腳步、走得更遠。(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在0403花蓮強震屆滿一週年之際,花蓮縣長徐榛蔚應台灣世界展望會之邀,出席「災後社區韌性與發展實務論壇」,與中央部會代表、社福團體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災後重建與社區韌性發展。徐縣長於會中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複合式災難,產官學界必須通力合作,才能讓城市在災後迅速復原,並持續向前邁進。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多年來經歷多次重大災害,逐步強化中央與地方的整合能量,並深化韌性治理體系。從成立特種搜救大隊到組建DMAT(災難醫療救護隊),花蓮不斷精進災防應變能力。特別是在109年太魯閣號事故中,DMAT展現了卓越的檢傷分類效能,並與慈濟基金會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層級醫療資源。後續推動的iDMAT系統,更結合AI與數位化技術,大幅提升災後醫療調度的速度與精準度。

徐榛蔚特別感謝民間團體在災後復原過程中的重要貢獻。世界展望會、家扶基金會與慈濟基金會等團體,在災後第一時間即投入關懷與支持,為災民提供實質幫助與心靈慰藉。

針對花蓮目前面臨的集合式住宅重建挑戰,徐榛蔚表示,縣府正積極與中央協調,推動相關配套機制,並爭取法規鬆綁,以加速危老重建進程。她更進一步提出,花蓮願意成為全台防災韌性城市的「沙盒示範基地」,透過學習國際韌性治理經驗,提升整體應變能力。 (相關報導: 全球10天10強震!台灣「1現象很反常」,專家示警:要小心了 更多文章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則強調,災後重建與復原需要社區、公部門與民間團體的長期協力。他呼籲全台正視極端氣候與地震等複合式災難帶來的風險,強化社區參與,落實城市韌性建設,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