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詐騙手法超難認!投資老手「1個人就被騙1.6億」,2元素肯定是陷阱

誤信網友話術投資虛擬黃金,男子11個月慘賠1.6億元。(圖/美聯社)

網路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日前,一名投資客收到一則陌生的LINE訊息,對方自稱從事珠寶設計,並以「工程」為由與他閒聊拉近距離,接著又以使用虛擬貨幣交易黃金等話術誘騙投資,等到他驚覺上當時,早已損失高達1.6億元,而引發外界關注。

陌生訊息掀惡夢序章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中心公布的個案資料,該名投資客某日收到一則陌生女子的LINE訊息,對方自稱從事珠寶設計,並以「正在處理工程」作為聊天開場,逐漸由工作話題延伸至生活細節,頻頻噓寒問暖,使男子放下戒心。

在幾次互動後,女子巧妙將話題轉向投資領域,聲稱自己熟悉黃金與寶石市場,可以教男子如何透過虛擬貨幣進行黃金交易,並下載使用某個專屬平台操作。

而為了進一步取得信任,女子還傳來一個連結,介紹另一名自稱「投資達人」的女網友加入對話。

投資男誤信「珠寶女」慘賠1.6億元

男子信以為真,從2024年4月起陸續透過4位加密幣商進行面交交易,金額從數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取得加密貨幣後,男子再將資金轉入平台內建電子錢包,用於投資所謂的「黃金交易」,而平台介面上顯示獲利穩定,資產曲線不斷上升,一切看似順利無虞。

直到男子決定將獲利出金兌現時,詐騙陷阱才逐步現形,平台客服以「需繳保證金」、「清算管制費」和「出金稅費」等各種理由拖延,要求男子不斷追加金額,並承諾出金「已進入最後階段」。

沒想到,在男子湊齊所有款項後,對方竟又臨時加碼索取所謂的「違約金」,當男子開始質疑對方意圖時,才驚覺平台客服早已消失,連交易網站也無法登入,一切瞬間化為烏有。

警示:虛擬貨幣+美女搭訕是詐騙陷阱起手式

男子崩潰指出,自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慘賠1.6億元,不僅耗盡現金存款,還解約保險、動用定存,甚至將名下不動產質押借貸,期間更向親友與銀行籌錢應急,最終不僅傾家蕩產,連至親好友也因借款而背上沉重債務。

對此,警方指出,這類詐騙手法常以「誤傳訊息」作為開場白,逐步建立虛假的情感或信任感後,再引導受害人下載並使用偽裝成合法交易平台的APP,初期以小額獲利吸引投入,當受害人加碼投資後,便會陷入各種出金限制與額外費用的陷阱,最終在平台斷線消失後血本無歸。 (相關報導: 台人1週內被騙走18.4億!「假投資、假交友」成重災區…警政署揭「這20句話」一聽就該警覺 更多文章

警方呼籲,民眾切勿輕信未曾謀面的網友所提供的投資建議,尤其是涉及虛擬貨幣、黃金、寶石等難以即時驗證的標的,更應保持高度警覺,若遇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避免落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