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詐騙案頻傳,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3月23日至29日共接獲近3900件詐騙通報,民眾財損金額高達18.4億元,創下近週新高,其中「假投資詐騙」穩坐最常見詐騙手法寶座,造成超過11億元損失,其次為「網路購物詐騙」與「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分別造成約2000萬與5500萬財損。
假投資陷阱最毒:「穩賺不賠」口號誘資金入套
在所有詐騙案中,「假投資」始終是民眾最常落入的陷阱,這類案件多以高報酬為誘因,搭配「穩賺不賠」、「保證獲利」、「專人代操」等話術吸引受害者投入大筆資金,甚至提供假平台或假金融證照誤導。警方提醒,合法投資應該透過銀行、證券商等正規管道,若有疑慮可向金管會查詢確認,切勿因一時心動輕信網路訊息。
感情詐騙急竄升:交友軟體、海外軍醫成誘餌
值得注意的是,假交友與徵婚型詐騙在本週內急速攀升,造成逾4800萬元財損,此類手法常透過社群媒體或交友平台接觸對象,再以「人在海外」、「美國軍醫」、「洛杉磯醫生被派駐黎巴嫩」等人設取信對方,進一步編造如「需協助支付運費」、「投資創業需資金」等理由要求匯款,警方列出以下20種常見詐騙話術,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切勿因一時動情而受騙。
1、對方人在海外
2、聲稱美國軍醫
3、聲稱機長
4、聲稱香港建商
5、聲稱洛杉磯醫生,稱被調至黎巴嫩戰地當軍醫
6、稱自海外寄送禮品給民眾
7、稱委託聯合國寄送包裹,但須支付運費
8、欲移民來台,以移民程序中金管會需審核財力為由要求協助
9、欲返台結婚,匯一筆錢給民眾,但民眾帳戶未開通外幣收款功能
10、人在日本無台幣帳戶,欲借用帳戶予客戶匯款使用
11、欲回台工作,但無台灣戶頭無法先行應徵工作
12、稱家人生病需要醫療費
13、欲在台投資(蓋醫院、開公司、買房子),請民眾協助匯款認證
14、協助申請手機門號方便回台時連絡
15、欲返回台灣創業,但因無台灣手機門號,要求協助申辦手機門號並提供SIM卡
16、稱有一筆港幣需要幫忙兌換成臺幣
17、領取海外貨物需繳納進口稅、消費稅
18、開通外幣收款功能需依指示操作網銀/ATM
19、將卡片、存簿以賣貨便方式寄出,在台友人會協助處理
20、將SIM卡以賣貨便方式寄出,在台友人會協助處理
網購與帳號冒用詐騙手法蔓延
除投資與交友詐騙外,「網購詐騙」與「假買家詐騙」也不容忽視,歹徒經常透過假快遞、偽造客服等方式誘導民眾操作ATM或匯款,甚至假冒黃牛販售演唱會門票,收錢後便立即消失,此外,「冒用LINE帳號詐騙」也層出不窮,該週共釀成1051萬元損失,手法多為冒名好友向親友借錢,令人防不勝防。
警方提醒,若有陌生人要求匯款、借帳戶或操作ATM,務必停下動作、多方查證,並可透過165反詐平台進行諮詢。 (相關報導: 台灣「這些徵才」都是詐騙!刑事局教「靠4關鍵字」辨真假…連台積電、友達光電都受害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