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祭出重磅關稅,北京隨即祭出報復性關稅,使得美中關稅大戰全面升溫。《彭博社》分析,中國恐將出口轉向他國市場,引爆新一波「中國衝擊」(China shock),全球製造業首當其衝。為了自保,更多國家可能加入對中課稅行列,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再起。即便美中最終停戰,這場危機已動搖規模高達115兆美元(約合新台幣3798兆)的全球經濟、重挫市場信心。
「中國衝擊」是什麼?
指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大量廉價商品湧入全球市場,對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就業市場與經濟結構造成劇烈衝擊的現象。
美國白宮4月3日在YouTube發布「解放日」關稅政策的影片,流暢的剪輯、激勵人心的配樂,將川普塑造成國家救世主,台下的藍領支持者雀躍歡呼。中國外交部也祭出回擊,以緊張的配樂渲染美國的關稅罪惡,接著畫風一轉,呈現中國主導的安全、平等與正義的畫面,配上約翰・藍儂的名曲《想像》(Imagine),出現一行字幕——「你想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What kind of world do you want to live in? pic.twitter.com/OU57nQ2saI
— CHINA MFA Spokesperson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MFA_China) April 3, 2025
兩個製造業大國的大外宣較勁,都沒有反應貿易戰的現實:這場你來我往的關稅轟炸,正衝擊著今年預計產出115兆美元的全球經濟。投資人、各國領袖與企業執行長逐漸明白——這場貿易亂局,恐怕沒有人能全身而退。
中國轉型貿易秩序守護者?
《彭博社》稱,川普的關稅政策標誌著「美國製造」(Made-in-America crisis)的危機,與「中國衝擊」(China shock)相互碰撞。中國在過去25年逐漸成為亞洲的製造巨獸,至今還在加速開拓新市場,甚至擴展至電動車等未來產業;美國在全球工業製造的份額卻不斷縮小,當然不能坐以待斃。

在川普關稅強襲全球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試圖將中國塑造成「貿易秩序的守護者」。中國商務部8日主張「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並呼籲全球共同對抗那些退步的規則與零和遊戲的貿易壁壘武器化措施。
然而,這波關稅政策也為中國開啟一扇門,將自己塑造成可靠的經濟夥伴。據報導,習近平計劃於4月出訪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三個國家都受到美國關稅的嚴重打擊,北京要抓機會鞏固與他們的關係。
中國出口轉向,將逼全球高築貿易壁壘
根據彭博經濟研究院(Bloomberg Economics)分析,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關稅,可能讓中國將原本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轉而出口到其他國家。這其實不是第一次了—川普2018年的貿易戰1.0,中國也是這樣應對。
然而,這次的情況不太一樣:關稅大刀揮向全球,許多國家都在應對出口美國的損失。雖然中國出口增加的威脅,不像美國進口減少那麼嚴重,但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仍會進一步擴大所謂的「中國衝擊」,甚至可能引發更多國家跟進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例如提高關稅、設限進口等,來保護自己國家的產業。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太超過!共和黨金主翻臉開罵:我看不懂這該死的計算公式 | 更多文章 )

「貿易戰將導致更嚴重的中國衝擊,進而促使其他國家對中國加徵關稅,我認為這種情況是相當肯定的。」經濟學家理查・鮑德溫(Richard Baldwin)表示,他與其他貿易專家參與了5日在東京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會議,談到現場的氣氛時,他說:「每個人都在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