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海外大發財、外資在美國賺不到錢」 哈佛經濟學家掀川普關稅戰真正軟肋

蘋果這類在全球市場大賺錢的美企,恐將成為川普關稅政策的最大軟肋。(資料照,美聯社)

全球金融市場持續陷入恐慌性拋售潮,而白宮對於這場已導致全球股市蒸發數兆美元市值的崩跌似乎並不特別在意,短期內也看不出有計劃撤回龐大關稅政策的跡象。美國聯準會同樣未表現出急於迅速降息的態度,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賣壓擴大,使局勢正快速向股災方向演變。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6日公開表示,他並不太在意這場全球股災。「我不希望任何東西下跌,但有時候你得吃點藥,病才會好。」川普如此評論道。受此影響,台灣股市於7日暴跌近10%,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台灣總統賴清德隨後在X平台上發文,承諾將與美國共創「黃金時代」的繁榮,試圖安撫市場情緒。

對沖基金大量出清持股,歐盟準備280億美元反制措施

金融業內消息顯示,多家對沖基金正在大幅出清股票部位,有些甚至完全清倉,原因是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正以驚人速度蒸發市場價值,迫使他們不得不縮減槓桿操作規模以控制風險。

同時,歐盟各國預計將在近日對美國關稅採取一致對策,消息人士透露可能會通過針對高達280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的首波反制措施,從日常用品如牙線到高價值商品如鑽石,幾乎無一倖免。這些跡象都顯示出全球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升級。

投資人在年初之所以未急於拋售美股,部分原因是他們期待若股市出現重大跌幅,川普會主動收斂關稅政策。然而,這個預期在上星期已經徹底破滅。在華爾街經歷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慘烈的一個星期後,川普不但未展現退讓姿態,反而於2日從佛州打完高爾夫回來後宣布對全球祭出新一輪關稅,並表示:「有時候你得吃藥才能治病。」

7日,標普500期貨一度再跌4%,使市場正式進入熊市區間,從高點跌幅超過20%。恐慌指數VIX更一度飆升至60,創下自去年8月以來新高,反映了金融市場處於極度緊張狀態。

亞歐股市大跌,港股創26年最大單日跌幅

亞洲和歐洲股市也未能倖免,均出現大幅下跌。在上星期前,香港股市曾是今年表現最突出的市場之一。但自川普宣布加徵關稅後,香港恆生指數在7日重挫13%,創下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全年漲幅在一天之內完全蒸發,其全年漲幅在瞬間完全蒸發。即使中國主權基金旗下的中央匯金公司出手買進A股以穩定市場,也未能阻止港股崩跌。

恆生科技指數更是暴跌17%,創下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單日表現,股價幾乎回到年初、DeepSeek人工智能熱潮啟動前的水準。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美元走強,尤其對人民幣大幅升值。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同樣遭受衝擊,油價跌至4年新低,黃金與比特幣也雙雙下挫,比特幣更是跌回美國總統大選前的水準,抹去近期所有漲幅。 (相關報導: 川普重稅逼全球回到談判桌 台灣最大弱點曝光 更多文章

目前美國的關稅政策,加上中國已經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課徵34%的報復性關稅,情勢發展顯示這場貿易戰不僅會重創外國經濟,連美國本土也難以避免衰退風險。高盛最新報告預估,美國今年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高達45%,基本上就如同丟銅板看命運一般懸疑。更令人擔憂的是,摩根大通上星期甚至提高了全球性衰退機率至60%的警告預測。

「川普保底」不存在,聯準會「降息保底」也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