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衝擊台灣產業,蔣萬安訪業界研擬應對方案

因應美國關稅,台北市長蔣萬安帶領市府團隊拜訪公、協會,了解第一線企業面臨的挑戰。(資料照,顏麟宇攝)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將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關稅,此舉預料將對台灣相關產業帶來嚴峻的衝擊。為迅速掌握第一線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台北市長蔣萬安於7日親自率領市府團隊,包括產業局、勞動局、財政局、社會局、青年局、研考會等單位,接連拜訪內科發展協會、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及台北市商業會等多個重要產業公協會,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困境,並承諾將彙整相關建言,即時向中央政府溝通反映,同時作為市府研擬應對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座談會中,與會的企業主們紛紛提出具體的建議事項。有業者反映,在美國經營的生意已因32%的關稅而面臨從台灣進口原物料成本大幅增加的壓力,強烈建議中央政府應積極與美國進行談判,以降低關稅稅率。此外,也有業者提出,政府應輔導台灣企業與東南亞業者合作,在美國設立組裝基地,藉此降低關稅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應加強協助業者開拓美國以外的多元市場。部分業者更指出,雖然目前內需產業尚未直接受到關稅影響,但若外銷產業普遍遭受衝擊,恐將引發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進而不願消費,最終將波及內需產業,因此建議政府應積極穩定市民的消費信心,並特別針對弱勢民眾提供必要的協助措施。

蔣萬安強調,除了產業局已著手研擬相關的產業因應措施外,勞動局也將針對此次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的產業進行訪視輔導。未來若出現無薪假或大量解雇等問題,勞動局將主動啟動相關輔導機制,包括推動臨時上工計畫,並整合社會局的資源,為弱勢民眾提供必要的協助方案。市府團隊也會持續彙整各產業的意見,透過各種管道向中央政府反映,特別是針對台灣的主要出口競爭國,如日本、韓國等,至少要為台灣爭取到區域性的公平競爭條件。 (相關報導: 台股何時會觸底?專家揭「二不三要」鐵則:3大跡象沒出現都是假象 更多文章

北市產業局進一步說明,為積極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已於日前啟動「企業需求及意見彙整資訊整合平台」,主動蒐集企業可能面臨的問題。除了協助業者向中央政府反映相關意見、密切關注後續的關稅談判情勢外,市府也將以此為基礎,研議針對本市受衝擊產業的輔導、紓困及就業協助等具體因應措施,並將擴大各項協助產業創新及拓展多元國際市場的計畫,以提高產業的經營韌性,分散市場風險。